廣欽老和尚法語錄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西方

    西方

                                                          西方    師父在極樂世界等你們來  我們在阿彌陀佛那兒見面    ●西方在哪裡?在自己的心,只要心中無事無煩惱,就是清涼地,就是西方。●念佛時,佛號要一句一句念得清清楚楚,念得專注集中,更要發願往生西方,離開苦塵。●心淨則佛土淨。雖然我們現在仍在娑婆世界,但如果好好念佛,念到心清淨、無煩惱、無妄想了,則娑婆也是淨土,這個心即是西方。●一個世界猶如一粒沙,倘盡虛空恆河沙數世界眾生都肯念佛,每一個皆可到西方。●生西的另一個要件是必須了盡一切塵念,沒有俗緣的牽纏,才能往生西方。●如果我們自心安定,自然就沒有煩惱,每天心定神足、心無所求,隨緣一天過一天,心裡自然快樂、歡喜,這個就是西方境界了。所以西方何處求?西方就在我們的心中!反之,心若不安定,凡事不知足,隨便什麼事都很容易起煩惱,到哪裡都不會安定。●念佛人如果能把這個心念得很清淨,那麼臨終時,這個「心」便投入「蓮花」,在西方蓮花池中自然化生,而不由父母精血的穢體出生。如果是由父母所生,就還會有生死輪迴。●臨終時不要存著求佛菩薩顯像的念頭,求來的不見得是真的。必須要無所求地淨心念佛,從心裡面自然地現出來了,那才是真的。●世間的福報是享得盡的,而修行的出世功德,卻能啟發佛性,生出智慧,找回我們本來的面目。出家飯不是容易吃的,要忍種種的苦,但忍這些苦是在消除我們無量劫來的重業,最後才能業盡生西,見性成佛。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就像即將枯乾的池塘裡面,仍在悠游戲水的魚,命已垂危而渾不自知,一天過一天,不知死後往何處去?所以要常常警惕自己,不要放逸,當勇猛精進,才能往生西方。          ●西方是歸宿,就像老農夫耕耘田地,辛苦了一天,等到太陽下山後,就可以歡喜地休息了。●出家人不要怕死,死了去西方更好。出家人凡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要有能把一切事都轉為沒有事的工夫。●一念有九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我們每天念頭在轉,只一念而已,就有八萬一千個生滅。如果臨終要往生西方時,剛好一個念頭起來,就沒有辦法跳出輪迴;到西方去,只要有一個念頭、一個意識在轉,就沒有辦法跳出去!所以臨終這一念最重要,但看我們這個「心」!當這個「心」,行到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時,心清淨了,才是西方。●西方在那裡?必須由這個「心地」一直用工夫,用到細微極致、了斷一切塵惑、清淨無雜染了,那個時候就是西方,並不是一直追求「哪裡是西方?」有這個追求的妄念,都還是「貪、瞋、癡」。如果一直在著這個相,說:「去西方、去西方。」然而西方又在哪裡呢?西方就在你心頭!必須由我們的心去用功,修到由自心現出來的。所以「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外求佛,無有是處,我們從這個靈山塔下,也就是從這個心去修,就可到達西方。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臭皮囊

    臭皮囊

                  臭皮囊     穴居清源山,苦修十三載期間,在偶然的機遇下,老和尚於地下挖出一塊「山蕃薯」,有一、二十斤重,如獲至寶,珍惜非常。每次,老和尚只取一小塊細嚼,聊以充飢,剩下的又埋藏土中。把肚子騙飽了,馬上又入定中,下次出定,再挖它一塊。就這樣挖挖吃吃,居然足足維持三、四年的飲食無缺。    據老和尚自說:「挖下一塊,剩下的部份埋進土裡,缺口地方,過一陣子又會長出小山薯來,因此,一塊山蕃薯,竟也生生不息,幫我很大的忙。」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個人即使生前家財萬貫,死後也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不要再為這些身外之物浪費寶貴時光了,趕緊把握人身,趁早修行才是。●放下這個臭皮囊!修行最重要的是求「心」解脫,不要處處惦記著這個身軀,被這個身體度走了。如果有什麼境界,也不要執著「得到什麼」,凡是有所得的都是生滅相,還不是那個真的如如不動,也就是我們本來的真面目。●身體就像房子一樣,會壞的,即使再怎麼修補,還是有破綻。我們要將這假體放下,不要太保護它,畢竟它是幻化的,但我們要借假修真,好好利用它來修行。●這個臭皮囊是暫借我們住的,但我們卻往往為了執著它而產生種種貪念,造下無量無邊的業。●我們這個假體難免有病苦,但這屬小病;有妄想、貪、瞋、癡,才真是大病。大病若不去除,就還要繼續輪迴,這就得靠我們平常多服「阿彌陀佛」的藥,而臨終保持正念最重要。一個人往生時,若能一句「阿彌陀佛」持得清清楚楚、穩穩當當,必能承佛慈力,橫超六趣。否則意識顛倒,死後將往何處去?●很少人一輩子皆享福—有多少苦「忍」,就有多少福「享」。●以前,虛雲老和尚一件衣服破了補、補了再穿,有一餐、沒一餐的,不斷勇猛精進地捨身求道,就是為了「了生脫死」。●好的東西,我們沒做適當的處理,把它弄壞了,就有過失,就得落因果。●處事要謹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東西給扔掉或者放壞了,皆逃不了因果。因果絲毫不爽,誰也替代不了。「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要惜字紙,有字的紙不要糟蹋,要拿去燒,這也是一種美德。●修行要捨掉一切六根對六塵的執著,如果對這世間還有任何的貪戀,臨命終時就會現出那個境,使人為境所轉,起顛倒想,仍舊落入六道輪迴。所以平時對一切的人、我、是、非,就要看破、放下,到了臨命終時,才能衝過業障,超越生死。不要誤認這個色身是「我」,它只不過是隨業受報、四大和合的假殼子,真正的「我」是我們的真如妙心,就是本自具足的佛性,我們應該以修行來找回自己不生不滅的本來面目,用佛心應對一切。●出家人的「心」用在修行上,「沒什麼事」。在家人如果不知修行,則心裡煩惱、罣礙不斷,整天生活在顛倒夢想之中,晚上做夢,白天也睜著眼做白日夢,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正如演電影一般,整個人生只不過是一場比較長的大夢而已。●要知道我們得這個人身,不是那麼簡單的,現在既然已經得到這個人身,便應該好好把握珍惜,利用這個人身來用功修行,去除貪念,來了脫我們的生、老、病、死苦,不再輪迴受報。諸佛菩薩是由人身修行成就的,三惡道也是由人身造業而去的,十法界內的超昇與墮落,全由這個人身,所以「人身」是個轉捩點,千萬不可隨意輕忽,空過時光。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粗衣淡飯

    粗衣淡飯

                  粗衣淡飯     穴居清源山,苦修十三載期間,一日,正餓得發慌,見遠處有一羣猴子戲耍,只見牠們吃著一粒粒樹子,津津有味,不覺垂涎三尺,肚子更餓得受不了。老和尚一邊看著猴子,收回眼光,又看看自己,不覺莞爾。老和尚想:「當下的我,這副德性,與樹上的猴子又有什麼差別呢?牠能吃,為什麼我不能吃呢?」隨手由地下撿拾「樹子」吃將起來。    猴羣見有人加入牠們的行列,頗覺訝異,彼此交頭接耳,鼓噪起來。過一陣子,見老和尚手上已無樹子,竟紛紛由樹上丟下新鮮樹子送與老和尚食。老和尚食樹子後,竟自覺目光炯炯、精神煥發。自此,這群猴護法,竟也深諳人情世故,經常摘取樹子、水果送到洞口供養老和尚。  ●現在的人不管在家、出家,生活都過得很好,其實生活過得好、放逸散漫,很容易招致災難,如果更執著色、聲、香、味、觸、法,這個身軀被「寵」壞了,病痛也較多。●修行就是要捨身,衣、食、住一切簡單,要「粗衣淡飯」、「知足常樂」。若過於講究衣、食、住,則和在家人無兩樣。要對這些衣、食、住看淡,才能去掉「貪、瞋、癡」,若生活太充裕,則欲望大,貪念越多,身心皆被色、受、想、行、識五蘊束縛,在五濁中打轉而不自在。所以「捨身」當從衣、食、住著手修起。●「粗衣淡飯」,修行當從此處下手,然現代人卻多講究吃、穿,整天為這些忙碌。本來是要消業障的,現在反而把福、慧吃下去,業障當然也隨著而到了。●什麼是「粗衣淡飯」?不是不吃飯,而是吃得飽不求好,穿得暖能遮身。至於睡眠,有精神就好,不要貪睡,睡多了容易昏沉。若執著不吃飯、不睡覺,把身體搞壞了,身心不能安住,則枉費來出家修行。●世人被五慾所迷,希望吃得好,甚至不惜殺生以滋養身體,殊不知吃的可能是過去六親眷屬的肉,而且吃人一斤,一定要償還十六兩,因果逃也逃不掉的。像這樣子輪迴到現世得為人身,依然在還債、討債之中,死死生生,若不趕緊修行求解脫,永遠也跳不出這輪迴圈子。●不要「貪著」,只要過得去就好。不能因為東西多就拼命地吃,這就是有貪念,但也不能故意吃得少而餓肚子,那也是執著,必須依自己的食量而定。只要吃得飽就好,不要去分別好、壞。●吃得飽就好,若要求色香味美,放縱口腹之慾,這就是做嘴巴的奴才,不但增加胃腸負擔,也增加妄想、散亂與執著。所以一切要簡單,只要吃得能飽,穿得能遮身、能禦寒就好。●一個人若是生活越享受,凡事以逸待勞、養尊處優慣了,很容易助長貢高我慢的個性。而個人條件愈優越,「自我」意識就越強,如果沒有以佛法觀念來對治,不知迴光返照,學習虛心謙讓、反省懺悔,那麼要破除「我相」,是很困難的。●我們既然來到這世間,就必須要生活,而衣、食、住是免不了的。但是只要能吃飽穿暖,基本上過得去就行,不要貪求過份的享受,如果任意揮霍,隨心所欲、不知節制,舊業未消反而更造新業,會招引惡果。 ●吃東西時,要想想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怎麼來的?想想自己有沒有修?是否堪以納受?若不懷慚愧心的話,即使只嫌一句「不好吃」,也是損福。●如果出家不能吃苦、捨慳貪,反而講求吃好,講求安逸,那又何必來出家?這與俗家人又有何異?不要講求美味,貪口腹之慾,只要能吃得下,能吃得飽就好,這樣才能捨除慳貪,開啟智慧。●領廚房的執事,就是在行普賢菩薩的行願。以前,觀音、文殊等諸大菩薩,都是從廚房中修苦行出來的。廚房是最能夠培福、也最容易損福報的地方;米泔菜葉不可輕損,不要以為拋棄可以吃的東西沒有因果,其實戒神、監齋菩薩可都把這些事記在帳裡,若隨意糟蹋的話,將來還得出生做雞、鴨、豬、狗,來吃這種剩菜餿飯。●用齋時要默念:「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謂的願斷一切「惡」,是指要斷除所有的惡念。當我們拿著筷子爭夾好菜的同時,心中就已經起了「分別」及「貪念」的念頭,這便是惡念了,像這些都要斷除。●我們出家人寄形天地間,這天地便是我們安身辦道處,還要再找什麼地方?出家人跋山涉水,到哪裡便算哪裡。出家人並不是要去找什麼樣的道場,而是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願力!有願力的話,林下竹子三兩根編一編、搭一搭,也可以安身,也是道場。如果有願力克服一切環境的障礙,心就能安定,這樣,無論在什麼地方,皆能安心辦道。●如果要練不倒單,先要從「淡泊」兩字開始學起,等到衣、食、住都能自在無礙,貪、瞋、癡也都消滅了,妄念自然消除,這樣才能進一步談到禪定功夫。●娑婆世界只是我們客居的地方,一切都是幻化不實的,就像一場戲夢,到頭總是空。所以不要貪念娑婆世界的一切,要放下萬緣,念佛求生西方,唯有阿彌陀佛才是我們的究竟歸依處,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的故鄉。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習氣

    習氣

           習氣     老和尚前後穴居共歷十三個寒暑。一般人不要說在那麼艱辛的荒山上獨處十三年,就是在家裡萬物俱備下,一個人獨自地面對自己,孤寂的獨守一晝夜,也都是一件非常惱人的事,更何況在舉目無人的山洞中,坐上十三個春秋呢?單就這份耐得住寂寞的能力,已非我們凡夫俗子所能想像,更甭論自內證驗那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心路歷程了!   ●個性好的人比較沒有脾氣,到那裡都能跟人家和合,能隨順人意。但隨順不是「人云亦云」,心要有主宰,能善巧分別,知道事理輕重,如果是「與道相違」的事,我們當守本份的執著,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是人壞,而是習氣。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所以難免做錯事,但只要有向道之心,就應寬容包涵,能原諒就原諒,不要把他看做壞人。●甲有吐痰的習氣,常常到處吐痰,恰恰碰到乙很多疑。有一天,甲在乙面前吐痰,乙疑心甲瞧不起他,結果兩個人起了衝突。丙知道兩個人的習氣,遂前來化解,從此兩人都改過,一個不再吐痰,一個不再疑心。●有的人常常言出就論人長短,但不是他故意要這樣說,而是他自己並不知道那就是「說是非」,像這種習慣性的言行舉止,就是無始所帶來的習氣使然。●有兩個人,一個美,一個醜,醜的知道自己醜,就想效顰而濃粧豔抹,豈知卻愈塗愈醜,倒不如自然的好。●就像先治家再治國的道理,我們修行人一定要先斷除自己的習氣,去掉無明煩惱的壞種子,才有德行去統理大眾,感化眾生。●只會看別人的過失,卻不知審察自己的缺點,是我們最大的無明習氣。●依賴在父母身邊的人,往往缺乏歷練而幼稚軟弱。反而是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奮鬥的人,比較能鍊成大丈夫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常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力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卻能活得很好。修行也是這樣,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中修;而越是能修忍辱,就越有境界磨鍊,反而越是修行的逆增上緣。●修行人不能依自己的習氣來說話做事,如果照自己的習氣去行,不但修不到行,更容易造口業。「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當你要臨命終時,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即使是你的親人、兒子,也無法代替你的生死。只有修行念佛,念到生死的路途豁然開朗、清楚知曉時,你才知道往生的路怎麼走。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做事

    做事

                    做事     晚間,老和尚講述一段修行經過:「某次上山修行,進入虎洞而不知。到了晚間,虎回洞穴,先以虎尾試探,知有人在洞裡,乃在外面吼叫。    於是我對老虎說:『我是修行人,不容易找到地方修行;你是畜生,找個地方住容易,這個地方就讓給了我吧!』虎似解人意地搖搖尾巴而去,以後就不再來了。」   ●做事要心甘情願,發歡喜心去做,才會增長智慧。●做事不要計較,看到沒做好的地方就自己來做,只要你發心去做就有功德,千萬不要去批評別人,講別人是非,反而造口業。要記得做事情不是為誰在做,是在為消自己的業障而做。●做事情要用頭腦去思考,心要有主,不可「人云亦云」,不知變通,自己要有善巧判斷的能力。修行就是要從做事情的磨鍊當中,修出我們的智慧來。●出家人要盡守自己的執事,若好吃懶做、不盡職,等福報用完,業障一到,自然就待不住了。●用心地把你該做的事做好,不要每件事都攬來做,結果每件事都沒做好。●做事情是在磨鍊我們的心,訓練我們頭腦靈活,一個人是否專心、用心,看他做事情就知道。做事「一心」的人,學佛念佛也會專心用心,而我們就是要從做事情當中去體會修行的意思。在工作中如果能用心至極,自然心地清朗、皎潔如月、智慧開顯,到了那個時候,事情哪裡沒做好、地上哪裡不乾淨,都很明瞭,甚至地上一粒沙也知道,什麼事都是清清楚楚,只要別人交待一件事情,就知道該怎麼去做,不會不知所措,這就是「智慧」。●要歡喜接受別人的指導、勸告。例如在擦椅子時,師父說再擦乾淨點,我們如果想:「已經擦得很乾淨了,怎麼還這麼說?」這種想法就是社會人的見識,還沒有脫俗,會起煩惱。修行要直心,應該說:「好!好!我再擦乾淨。」這也是在考驗我們的心,讓我們藉境修心。●辦事情除了要有「定力」外,還要「不執著」,才能把事情辦好。辦事情「不執著」,並不是說隨隨便便做就可以,也是要盡心盡力做好它,但做過了,就沒事了。如果心一直罣礙、放不下,就是執著,一「執著」就沒有智慧,容易起煩惱,反而成不了事。●做事要有耐心,譬如掃地時,不但要把環境灑掃乾淨,也同樣要把自己的心洗滌清淨,邊做事、邊念佛,不放逸、不散漫,這樣藉事修心,才能達到身、口、意清淨。●做事要有耐心,邊做邊念佛,這樣慢慢修,心不要有煩惱,道業自然會成就。●「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目。」做事要有計劃,不能隨隨便便地說做就做,草率了事。要把常住的事、物,做最適當、圓滿地處理。●每天做事,能把事情做得圓滿,一心都用在佛道上精進,能這樣,即使只是掃地,也會開悟。●做事情可以訓練我們攝心專注,頭腦靈活,所以有事情做才不會打妄想,空過光陰。●「少用頭腦」不是說不用頭腦做事,而是說遇到事情時,做過了就好,不要再去分別、罣礙,免得徒增煩惱。●不要執著,一切隨緣;比如人家幫你做事,你覺得承擔不起,會損福報而感到不自在,這就是「執著」。其實若要讓人得福,自己本身也要福、慧具足,修行功德圓滿,才可以感召眾人來種植福田,增長善根,而這也是菩薩「自利利他」的行願。●執事人關心我們,才會罵我們,糾正我們的過失,這是我們的善知識、指導者,不要人家一罵,煩惱就來了。   ●照師父的話去修行,邊做事、邊念佛,去「我執」和「法執」,智慧才會開。智慧是無色相的,既抓不到也看不到,甚至智慧開時,自己也不知道,但碰到事情,當下卻知道如何去善巧圓滿處理。●念佛要能在動中用功,與自己的工作配合,邊做事、邊念佛,念到整個心能靜下來,一句句佛號聽得清清楚楚、清淨無雜染,「自性念來自性聽」,念到「一心不亂」。●念佛要一心,但是專心工作、別無妄想時,這也是「一心」。因為此時只有利益他人的正念,所做的、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慈悲;所見解的,自然也是正知正見,所以也是佛心。●我們要藉做事情來調心,心有寄託才不會散亂,所以出家人做事和在家人不同,因為所用的心不同、目標不同。在家人做事是為了賺錢,出家人做事是為了修行。所以外表上看起來雖然和在家人一樣,都是吃三餐,需要衣、食、住,但實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如何才能把事情辦好?就是大家要一心共事,互相溝通。如果光說不做,只會指使別人,這種態度就要避免。以花園種花為例,有人不會種的,就誠懇耐心地做一次給他看,否則不但事情做不好,彼此還會起煩惱。●出家人是講慈悲的,不是用世俗法來管人,而是親自去行證,以自己的德行,自然地來感化眾生。●「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修行人都要無條件地去做,以歡喜心、清淨心去納受一切,不要哀哀怨怨的;要慈、悲、喜、捨,每天依菩提心來做事,自能體會其中的妙用,增長智慧。●別人沒有做的,做不到的,我們反而要盡心盡力去做,而不是去批評別人,否則自己豈不也與他人一般見識?●「十方來、十方去」—十方施主來布施三寶,求種福田,所以更應努力修行,才不會空納信施。然後再以我們修行的功德,回施十方,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普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於社會做事須守信,不可貪,要盡心盡力;為人做事能盡忠,則上司會器重你。學佛也是如此,對佛有虔誠信仰,則佛祐之。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是非

    是非

                      是非    法華寺的齋姑說:「寺內晚間無人敢住,因為夜深有鬼擾人。」有一天午後,我忽然遇到一位身材不高的老和尚路過西寧南路,慢步向南走,距離法華寺不遠,就趨前向他合十為禮,請問尊號,他回答說:「廣欽。」又問他住何處,他說:「沒有一定。」我看他步伐輕飄,目光炯炯,似有道行,就勸他一同進入法華寺休息。他到寺內首先禮佛,然後走到佛龕左側向西的地板上,跏趺而坐。      當時齋姑欲為他準備晚餐,他說:「我不吃飯,只吃水果。」於是我就跑出寺外買了一提香蕉,放在他座前一張小桌上,任他自取進用。到了天近黃昏時,我暗示齋姑們大家離寺,留他過夜,且看他如何應付鬼道來擾。    第二天早晨我們去法華寺,老和尚用手指殿前右側一客房說:「那兒有兩個日本鬼,你們去翻開榻榻米,取出屍骨,讓我給他們超度。」果然如他所說齋姑們找到了兩具骷髏。老和尚叫齋姑把它放進寺前焚化冥紙錢的爐裡燃燒掉,他口中一面念佛號又像是念往生咒,之後便回大殿裡說:「已經超度過了。」  ●搬弄是非,造口業者,本身就是「是非人」。●離言語、除百非—說話要精簡,不必要的話,勿多言。●不要說是非;說是非會失敗,說是非會令人不安定。●要講別人之前,先和自己的「心」商量一下。●不要老是看別人不對、說人是非,只要一說出來就是自己不對,就是造口業,所以修行人這個「口」很重要。●有的人說話會令人起煩惱,不能使人心安,常令人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但偏偏又要別人聽他的,自己卻不肯聽別人的意見,結果自己心裡反而起無明、生煩惱,解不開。●要時時把自己的念頭觀照好,不起貪念,不亂說話;世俗的種子已經夠多,不要再種這些輪迴的因了。要講就講佛法,一心求生西方。●起煩惱時,不要找這個人說,又找那個人說,說來說去惹是非,最好多禮佛,消業障,解煩惱。●誇獎我們、讚美我們的,都不是明師;反而罵我們的,不管對與否,才是真正的善知識。當他在刺激我們的時候,就是在成就我們的道業,而我們受到刺激時,不僅要起慚愧心,懺悔業障,更要拿出志氣來勇猛精進,能這樣,道業才會進步。●「人惡我不惡,人非我不非。」別人結惡緣時,我們不能受影響也和他結惡緣。心要有主,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這樣才能廣結善緣,因為「未成佛要先結人緣」。●看人不好,說人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是自己的心不清淨。如果對一切境的好壞,不自生分別,我們的心自然會安定自在。所以看到不對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心裡明白就好,既不表現出來,也沒感覺到有什麼事,「心清淨、沒煩惱」,那才是真功夫。●當我們在論說他人是非時,就修行上言,並不在於「他非我是」的事實,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耳根、眼根已經在分別外境好壞、執著「我見」,「起心動念」在造業,在劫自己的功德法財了。所以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六賊,我們修行就是要守住這六根門頭,別讓他追逐六塵,能這樣,煩惱就進不了門。若能耳不貪好音,眼不著好境,鼻不揀香臭,口不挑精粗,意不別好惡,凡事無好無壞,不起分別,為「了生死」而一心專意念佛、拜佛、誦經、靜坐,攝心修行,打紮自身的工夫,又那裡還有閒情對外攀緣,論人是非呢?●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起不平煩惱,那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要去管他人的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也不會造口業,這是修行第一道,是無上修道之法。要切記:「遇事緣境,一切忍之,心安之!」這是最好的一帖藥。●不要說眾生有善有惡,一切的善惡都是我們在分別,對一個真正會修行的人來說,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若有人想害我們,我們應該這麼想:「大概過去我害過他,所以才這樣,我不能再和他結冤仇,我要度他。」因為凡事皆有因果,一針一線的話,都是從因果來的。●從前有一個人和別人講話時,總是東張西望,故做神秘之態,如果有第三者看到時,由於他的動作,就會以為他在說別人的壞話,其實他並不一定如此。所以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皆要自在自然,以免增添不必要的誤會。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忍辱

    忍辱

                          忍辱      穴居清源山,苦修十三載後,老和尚回承天禪寺不久,擺在大殿的香火錢丟了。當監院師與香燈師傳出這個消息,舉寺嘩然。老和尚沒回寺以前,從沒掉過香火錢,老和尚回來沒多久,舉寺賴以維生的香火錢不翼而飛,而且讓大眾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老和尚每天夜裡都在大殿裡坐禪,若說有人動手腳,第一個知道的應該就是他。既然他沒有反應,那麼偷香火錢的人,最有可能的人會是誰呢?在大家心目中也就不言可喻了。     自此,整個寺裡上下,大家雖然都不明說,可是只要一進大殿,或碰到老和尚,沒有不以白眼相向的。老和尚在眾人默擯之下,一句表白說明的話也沒出口,一點不滿怨懟的心也不起,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多禮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老和尚依然如沐春風。這時候,監院師與香燈師才出來講話。    原來香火錢並沒有掉,這只是監、香二師想藉此事考驗老和尚,究竟在山上十三年,歷練出什麼樣的工夫來!沒想到老和尚居然在眾怒之下自在安然。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歉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讚歎之意。  ●受到別人的攻擊或批評,應當忍受。即使是受冤枉,也得忍,甚至還要感謝人家讓你有機會修「忍辱」。「無忍不成道」,能忍辱的人才是智者。●忍辱不是有心理準備的,既不是說「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覺「自己在忍辱」,如果這麼想,就是還「有相」。要對境「不感覺」,如人家罵你時,你不覺得人家在罵你,這才是「無相」的真忍辱。●若自己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也要向對方懺悔,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忍辱。●別人把沒做好的事往我們身上推託時,也要忍,這才有機會修「忍辱」、「無我」。●打擊我們的人,不要認為他是壞人,其實從修道上來講,反而是一種逆增上緣,有助於我們修行。會轉境的人,曉得藉這個境來磨鍊修忍辱以成就道業,內心還要感謝他,因為這就是西方的資糧。要接受、要承擔,不要跑去哭,否則豈不太傻了。●什麼事都能忍得下來,修行才會進步。就算是自己對,也要向對方懺悔,能夠這樣做,就是你在修行上有一點功夫了。●人家侮辱我、欺負我、佔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也不去罣礙,這樣的話,不但宿世的業緣消除,而且當下自己心中便能平靜,既無煩惱,又能增長福慧。●忍辱是修行之本,戒律中也以忍辱為守持的第一道,因為忍辱是最大的福德之源,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能增加定力,消除業障,開啟智慧。●一般人的習性是—凡事分別是非、曲直、對錯,爭長論短、惡心相向、出口如劍、不肯吃虧。而出家人就不同了,出家人要以忍辱為本、慈悲為懷,遇到事情時不分是非曲直,甚至無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轉的態度、慈悲的心,學習忍辱吃虧,一切都能包容,這才是出家人的德量。●我們參學,並不是在參別人能給我們什麼厚待好處,而是要從吃別人的虧中去參,如果不肯吃虧,是參不到東西的。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勞苦,更要忍一切的境緣。譬如別人怨恨我們,我們不但不怪他,還要用一句「阿彌陀佛」跟他結善緣。只有能忍辱的人,才能開啟大智慧。●出家人的心要「無瞋」,倘別人對我們越不好,我們越要發慈悲心善待對方,反而對他越好,更要度他,不可像世俗人一般,起瞋心,結怨仇。●寺院是個十方道場,十方人聚集在一處,一個人一個樣子,我們要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不可能由環境來適合我們的意思。要知道家裡的父母兄弟尚且都不可能完全順我們的心意,何況十方人?所以處處要能忍,要能謙順,心才會安定,修行才能入道。●出家和在家不一樣,出家修行沒有論對不對的,對也接受,不對也接受,若能如此忍辱,慢慢地就可以去除「我相」。●如果有人故意找麻煩時,我們應該說:「這是給我們修行磨鍊的好機會,讓我們能進道。」不是別人不好,是自己不好,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在分別。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放心

    放心

                              放心      當時老和尚來彌陀寺後,我把他安置在客廳左後角的小房間裡,由其同來的兩位尼師隨侍在側,我只給老和尚一把有靠背的圓藤椅,老和尚就坐在上面安然不動。到了夜間,老和尚到大殿後方無人的屋簷與大樹下坐著過夜,把那個小房間讓給隨侍的兩位尼師睡。     老和尚在屋外樹下過夜,在他好像已是家常便飯,安然自得。屋外或樹下蚊子多,每當我陪老和尚時,常被山蚊叮得痛癢難耐,我看老和尚卻泰然無事,令我不禁驚奇,又深感慚愧不已!     每當夜深沉寂時,跟著來的就是陰冷的山風和很濃的雨露,直吹得身上總是寒意刺骨。那時是在農曆八月下旬,在沉寂的山夜裡,一陣陣強勁的山風吹拂下,全身感覺很不自在,如無定力,是很難安然度過的。但是老和尚只需雙腿一盤坐著,眼睛一閉,黑暗的一夜,好像在剎那間就消逝了,不能不令我由衷感佩! ●閉關到底是心要閉關,還是身要閉關?若是心要閉關,心就是道場,這個四大假合之身已經夠大了。否則心猿意馬,身要享受,再大的地方也關不住這個為身所役的「攀緣心」。●現在的人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的人道心十分,現在的人道心才一分。●修行要怎樣才能心安?就是要對境無心,動靜無罣礙。但如何是心?心本無所住,原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所以到哪裡找心?有所執著的都不是我們的真心,是凡夫心、肉團心、緣慮心。●每個人心裡都有兩個力量,一個是「好的」,一個是「壞的」,而且總是「壞的」力量比較強,「好的」力量比較弱。當「好的」說:「我是善的。」時,「壞的」一定說:「你是惡的,我才是善的。」  「壞的」什麼事都要佔第一,如果沒有靠修行來增強善念,很容易就會被惡念壓下,造出惡業來。所以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大家應該努力修行來培養善根,不斷播下善念種子,拔除貪、瞋、癡三毒的壞種子,讓善念增長,這樣逆境來時,平時播下的善念種子會自然萌芽,正念現前,就有力量來對抗壞念頭了。●怕?不怕就是安定,怕就是不安定!心裡無主就會怕,是自己心生害怕,自己沒有定力;怕多了必生煩惱。●對任何事都要放下,能放下就是工夫。平常對任何事就要無罣礙,免得臨命終時,一個起心動念,又要輪迴了。●沒有什麼事比自己了生死更要緊!世間一切都是幻化的,所以什麼事都要學習放下,不要執著,不要罣礙。別人在做什麼,是別人的事,不要樣樣記掛在心,跟著別人起煩惱執著,否則六道有份,難以出離。●煩惱雖然是空,本無自體,宛如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無可捉摸。但是只要心裡有煩惱,一定不自在,所以修行就是在修「心中沒什麼事」,沒有「我怎麼樣」。●「放下」,並不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必須從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當中去行,要一句佛號念得穩穩當當,無所罣礙,到臨命終時能正念現前,沒有貪戀眷屬的愛別離苦,這才叫「放下」;如果還存有一點愛著,那還是要生死輪迴的。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娑婆世界,是帶業來的,在這娑婆苦海中,應該趕快學佛修行,找出一條解脫生死的新路去走,不要再為貪享衣、食、住的舒適,更造新的惡業,以致於仍落在生死輪迴的舊路中。●不用貪長壽!如果不會修,不會走解脫的路,即使活了兩百歲,也不過是多造一些業,兩百歲一過完,還是要生死輪迴。我們這個身軀是有生有滅的東西,終究要毀壞,無法讓我們永久依賴,所以要看破、要放下,去修出我們靈靈覺覺的自性來,那才是不生不滅的本來面目。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我相

    我相

                         我相 「老和尚此生弘揚佛法,主要的大願是什麼?」「我一天到晚坐在這裡,沒有說我在做什麼。」「這是大禪師的修行!」「多大?最大也不過這張椅子那麼大。」   ●一般人總是說別人不好、自己最好,聽到好聽的話就高興,逆耳的話就難過、生氣,這就是「你我相」。修行如果有「你我相」,這個心就不能安定;因為存「我相」修行,每樣事都有「我」,就會產生我見、我執,像這樣把「我」看得很重,分別計較,對我們的修行很不利,隨時都會起煩惱,不僅障道,業障也不會消。●我們的耳朵總是喜歡「聽」,聽看看有沒有人在說我們的壞話,有什麼新聞。眼睛也喜歡「看」,看看人家的臉色,分別好壞。這些都是凡夫的通病—「好事相、愛攀緣」,對修行不利。●要對境不去分別才能斷「我相」,智慧才會開!若執著「我相」,則修不到行,不會有道果。●這世間的一切煩惱都是由你、我在競爭所引起的,看我們能不能修到沒有你、我的分別計較。修行就是要修忍辱,「忍辱第一道」,這是修行的根本。不要老是說自己對,如果常以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這樣就是沒有正念,還沒有脫俗,不算修行。●去我執、我相,要先從粗衣淡飯做起,工夫日久,自能淡泊慾望,不起分別計較,而漸入無「我、人、眾生、壽者」相的解脫之道。●不要老是看別人的過錯,應該常常迴光返照,看看自己有沒有過失,才不會與道相違。●事事逞能幹、樣樣要佔上風的人,最後都會失敗。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是大學生,智識高,樣樣比人行而不肯接受他人的話,這樣反而被自己的知見所束縛,容易起貢高我慢心,不但障礙自己不再進步,也難與佛法相應。所謂「謙受益、滿招損」,越是能幹、越是有才華的人,待人處事更應卑下謙虛,才是真正的有智慧。●我們每天打暮鼓時,默念偈曰:「辦公事,公事辦,公事辦完辦私事。」這個意思就是提醒大眾,不可人勞我逸,只圖自己念佛、拜佛、誦經,因為這些都是私事。一個修行人若不發心於公事,利益大眾,一味只顧自己,不把心量打開,這樣的修持,乃是執「我相」,是煩惱的根源,無法得到解脫。反之,將身心奉獻給常住,為眾人做一切功德,一切慈悲方便,令他人得到利益,自己也會法喜充滿。而在這「利他」的實踐當中,就能修出智慧,並在其中培福,就是「福慧雙修」。●不要一直執著這個「我」,否則會在五濁惡世裡打轉,種種意識仍然落在六道輪迴中,無法出離。●如果為這個身軀而執著要吃好的、要穿好的,這一切的執著就是貪念。●修行人不能有「要受人供養」的念頭,有這個念頭就是「貪念」,就是「我相」,要「謙虛、下心」,才能去我相;以平常心來行持就是修「戒、定、慧」。●我們平常都會執著某些事情,但是在「著」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等到定下來時,業識就會現前,這不是你要去想它,而是它自己會跑出來的,這叫做「業障」。我們每個人從無始以來所造的「業」無量無邊,如果不靠修行來消除業障,到臨命終時,這些業識就會現前,看你「著」什麼事,「貪」什麼東西,到那時就會現出這些境來,若沒有定力,沒有正念,你就跟著這些妄識去輪轉生死了。在娑婆世界裡貪一根草,你就還要再來輪迴,這一根草就是一個念頭,而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生死。所以心念在轉是無量無邊的,若沒有正念來迴光返照,會隨著那些業「翻來覆去」,轉得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外表看起來是很莊嚴的在用功修行,其實大部份都是在打妄想。●大家聽開示,是要把開示的意思拿出來用功,拿出來「治」,不可以再拿自己的妄想來執著「我見」及一切「人、我、是、非」;要多念佛!●度眾生不是用口說的,也不是拿個什麼東西來弘法,而是要修到無形中能感化人才是度眾生。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修行(三)

    修行(三)

                   修行(三)     看老和尚平平常常的,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每次拜見他時,他總是盤著雙腿靜坐著,你不問他,他也不開口。有時就是問了,他也只是很簡單地、若無其事地,而且很親切地跟你說說笑笑,說過了,你走了,他又恢復原來的姿勢,安然寂坐。   ●信、願、行——「行」是從願來的,若沒有願力就沒辦法去行,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他憫念眾生、慈悲喜捨的「宏願」就已經成佛了。所以行菩薩行的人一直在「利他」,而行持「利他」的內涵就是「無我」,這樣修持就是「自度度他」,雖然眾生尚未度盡,卻已經先自度了。●我們雖然發願,但是願心不堅固,如果境界來時,馬上會被轉走,這不是真發願。願有大小,我們要發大願,大願就是「無色相」的願。「願」不是用嘴巴講的,「願」要用心去行!無論什麼境界來,遇到任何事情,心能「不動」,無好無壞,這樣慢慢修持,就能伏煩惱,使身心自在。依你的願去行!諸佛菩薩成就佛道,也是依「願」去行,所以這個「願」是我們修行的「因」,有「因」就有「果」,如果願力不堅固,做什麼事都沒有辦法。●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諸佛菩薩都有他們的大願,要度我們眾生了生死,但是眾生依然執迷不悟,輪迴在「六道」裡面不能解脫,為這些「七情五欲」,「貪、瞋、癡」,「色、聲、香、味、觸、法」,「愛、別、離、苦」,種種的事情執著而不能醒悟,把這一切幻化的「境」都當做是真的。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憐憫眾生故,發這四十八大願來度我們,希望眾生趕快離苦得樂,橫超六趣,如果我們的願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應,臨終時就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般人都好動,心靜不下來,但是修行要時時保持心「寂靜」,也就是這個心自己能靜,不靜自靜;如果一個人坐在那裡,能夠沒感覺什麼,也沒有什麼心煩的事情,自己這樣靜靜的很自在,就是上軌「道」。●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有所求」的心,從「有所求」而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有所求」都是從這個身上來的,為這個身軀而生出種種的念頭來,而唯有「知足」才能止貪。「知足」這兩個字不是這麼簡單的,「知足常樂」說出來沒什麼,但是行起來卻不是這麼容易。一個人若能隨時「知足」,隨時就沒有煩惱,不會執著,時時這個心都是清淨的,很自在。●出家人若有知足的心,一定「無所求」,沒有種種的執著煩惱;然而我們很容易「觸境生心」,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嘴巴所吃的,心裡馬上起念頭,雖然你沒有要求什麼,但是你有這個念頭就是「有所求」。所以能「知足」就是「無所求」,「無所求」在我們修行行持當中非常重要,如果時時能「知足」,這個心就不會被境所轉。●我們修行人時時都要「放下」,這樣臨命終時才不會有罣礙,否則平常放逸心,臨終時一定很危險。所以沒事時,心能靜靜的,沒有好、沒有壞,這就是「對境無心」;「無心」不是不管,而是什麼事都沒有好、沒有壞,這才是真功夫。●「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都是在貪吃、貪睡的五慾中流轉生死而不自覺,所以出家就是要修「心清淨」,來度這「七情五慾」的束縛。●我們今天能夠「看破」來出家,這「看破」兩個字很重要。到底要看破什麼東西呢?就是看破「七情五慾」!既不去貪這衣、食、住裡的「色、聲、香、味、觸、法」種種,還要看破一切情感──父母的情感、眷屬的情感等等,這些都要放下,要放得下!●修行用功時,必須把身心全部放下,否則雖然在那裡靜坐,外表坐得很莊嚴,其實都在打妄想,要保持正念很不容易。如果這個心是「妄想意識」,就是意識在轉;如果心是「佛」,那麼佛就是「心」;要把身心世界全部放下,一心專注一句佛號,這樣才會有正念。我們平常就要保持這種工夫,到臨命終時才能保持正念,因為成佛在這一念之間,而生死輪迴也是在這一念之間。●修行就是要去除貪念,因為如果有貪念的壞種子在我們心裡,心會散亂,就不會有正念,一天到晚這個心都被這些壞念頭「翻來覆去」的,看這個也不對,看那個也不對,無明煩惱一大堆,被轉得身心都不自在。 ●素食不僅是修行的助緣,又可戒殺,免落因果。「吃人一斤肉,還人十六兩。」冤冤相報、六道輪迴,因果循環絲毫不爽。所以不吃殺生的東西,不貪口味,不但可以去掉貪念,不必每天為「口慾」的事情貪求忙碌,又可不造惡業、解冤釋結、長養慈悲心,同時我們的心也會清淨自在,這就是在修「色、聲、香、味、觸、法」,對治六根對六塵的染著。●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這裡面包涵我們眾生的一切習氣、一切的煩惱,還有過去世帶來的所有壞種子,而這些東西都是由「色、聲、香、味、觸、法」引起的,也就是六根對六塵的接觸,由六識起分別作用,產生出來的種子現前所造出來的業,才有這個五濁惡世。●修行要福、慧雙修,而「皈依佛,兩足尊」,這兩足就是「福、慧」。至於「福」從哪裡來呢?我們如果能吃苦、忍苦,苦出頭了,就有福;有福就能消業,待業障消除,佛智就會現前。所以「忍辱第一道」,能修「忍」的人,必能成就道業。●出家要捨慳貪,從衣食住裡的「色、聲、香、味、觸、法」去修,才可以了生死。因為有這些六根對六塵、六識在分別起作用,所以生出種種貪念來。我們的念頭從這裡來,就要從這裡去斷,這是我們生死的根本,生死的路就是從這裡去走。●世間的一切都是「緣」,是我們過去結來的緣。如果過去世結「好緣」,這一世就感覺很好,結壞緣就是煩惱痛苦,所遇到的「境」會讓你很不滿意;所以學佛的人要瞭解這個「緣」字──「緣起性空」,當「緣」來時,他的自性是空的,因此,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時,應將他想開,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千萬不要被這個「緣」轉走,應該依佛法來看破痛苦的事。●今世我們有這個因緣得到人身,並且能到三寶門中皈依三寶,乃是過去世我們曾在寺廟禮佛、拜佛、供養三寶、布施、念佛等,在佛前種下善根,這世才有這個佛緣來皈依三寶。但為什麼要皈依呢?佛陀說世間有八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凡是做人,這八苦都是無法避免的。只有皈依三寶來學佛修行,才能跳出娑婆世界輪轉生死的苦海。●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因果循環,不論在家出家都一樣。我們學佛修行,乃至宇宙間的一切,也是不出這「因果」兩字。譬如我們就是過去世有種出家的善因,這世才能出家修行,而這世我們再來修行,也是種未來成佛的果,所以有「因」就有「果」,娑婆世界裡種種一切的事情,乃至心內一個動念,都是有因果的;佛陀所說的經典,也都是在這「因果」的道理上解說,叫我們去行。   有「正因」就有「正果」,出家的因要「正」,要為發菩提心出家,為解脫生死出家,不是為了某事或逃避現實或受到刺激才來出家,如果因為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條件來出家,這個道心一定不會堅固,時時都會被壞念頭轉走,不會有正念。我們出家要有堅強的願力,意志要堅定!不論遇到多困難的「境」、多艱辛的障礙,都可以克服。如果沒有這個願力就無法成佛,所以佛陀叫我們要「懺悔發願」,這條修行的路才會走得圓滿。●我們每個人從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殺業無量無邊,譬如單就所食的一碗飯裡,就不知有多少眾生?要殺多少眾生才有這碗飯吃!況且現在種的東西幾乎都要灑農藥,而這也是殺生,雖然不是我們直接殺的,但是也有果報存在。所以這世如果不努力修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僅是這個殺業我們就沒辦法償還!●出家修行要有願力,不要為了一些不如意的小事或身體微恙就心生煩惱,應該很慶幸這一世可以出家修行,這乃是我們過去世有種修行的因;如果因為身體不好,就影響我們修行的心,就是沒有智慧,被這個身體「度」走了。要拿出道心來!發菩提心修行,可以克服一切的境界、一切的煩惱。有因就有果,不要再種這世間的因了,要種了生脫死的因;若能常念「阿彌陀佛」,心清淨,沒煩惱,就是時時刻刻都在種好的因、成佛的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既然我們有念佛的因,就一定有成佛的果。●出家修行要「發心」,培福修功德;人家不做,我們去做,人家沒看到而我們看到的地方,我們就去做,即使別人在休息時,尚未做完的事你看到了,也要隨時「發心」去做,不可以說:「那不是我的工作,那不是我的事。」不要這樣想,否則不但沒功德,在修行上也沒辦法突破。應該隨時發心,因為出家這一法是無上法,如果沒有「常住」,不能成就佛道。●打佛七是在打這個「不生不滅」,就是說打我們生死的路能夠清清楚楚,找回我們本來的面目。●打佛七時,大家要把願力、精神拿出來,這個心都專注在「阿彌陀佛」上,集中一念,一心念佛,不要讓這個「心猿意馬」跑到外面去,這個心不能被外境所轉,這個念佛的心不可讓它斷掉,要保持一直念、一直念,念到一心不亂。●打佛七就是要克服我們的心猿意馬,克服我們這個心不會去打妄想,一心都在「佛號」上面。所以打佛七的意思,就是行、住、坐、臥,時時念頭要「專一」。●眾生無始劫以來種在八識田中的種子很多,「好的、壞的」都有,尤其是壞念頭無量無邊。我們打佛七念佛,就是在種好的種子來增長善根,將過去壞的種子徹底地從心田裡拔除淨盡。●度眾生沒那麼簡單,需有佛緣及福報,而且自己修到有功夫,福、慧具足時,自然護法菩薩會擁護,否則想要度人,人卻不讓你度。●業障就是煩惱、罣礙,如罣礙家中的男女老少等。每個人的罣礙不同,但皆把自己的生死路忘記,甚至連臨命終時將去哪裡也不關心了。●人若知道信佛、回頭念佛修道,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則必可承佛慈力業消障除;否則眾生隨業轉,各人業感不同,若不覺悟修行,不能轉業,就得輪迴。●打坐如果還有「怎樣坐、怎樣觀」的念頭,這都還不是,仍舊還有「我」,還是一個形式相。禪淨雙修需從六根清淨下手,而「戒」是禪的基礎。●修行要用「苦功」,也就是捨身修苦行,不要顧惜這個假殼子,不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什麼事都先考慮對自己有沒有利益,要看破、放下!●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在苦海裡打滾,為了三餐食飽而勞苦,在苦中求生。山中的在山中尋食,海裡的在海裡找食,空中的在空中覓食,大食小、強食弱,最後都不免一死,因此輪迴不斷,若不修行求解脫,就沒有「了出苦海」的一天。●人的一生脫離不開生、老、病、死苦。既然知道人生是苦,就要設法離苦,學佛是離苦最妥善的一途,要尋求解脫,也只有學佛。●有些居士不懂佛法,如果說錯了,我們出家人應該指導他,不可隨順他的意思,使他不能進步,否則我們就有過失。●以在家人來說,靜修就很不簡單,自度都已經很難,怎麼談得上度人?必須要先度自己這個「心猿意馬」,倘「這個」未度,怎能度人?我們帶著五蘊假體來,就是要修「這個」。●有人學佛學了一段時間後,反而生出更多的煩惱,這是業障惑之故,須從身、口、意三業清淨下手,才能消根本業障。●念頭從何處來?念頭從「無明」來,從六根門頭而起,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看、去聽、去分別時,念頭就來了。●利人即利己,六根從「心」了,若貪一根草,還得再輪迴。 ●要攝六根不使造業,唯有「念佛」。當念佛念到一心時,一切音聲聽來皆是念佛聲。此外,還要修忍辱,忍辱功夫到家,則什麼事情都會悟出來的。●所謂行、住、坐、臥皆可參禪,端在心地清淨,先要放下一切,若有一絲罣礙,即非禪也。時人多來問如何修禪?然既有家室,又在名利中掙扎,那能學禪?即如出家人,倘終日為名為利、為食為住奔波,其所修禪,又如何可得其中三昧?誠欺人也。●出家人以「法」度人,而在家人以「心」布施,供養佛、法、僧,恭敬佛、法、僧。●佛法不是問出來的,經書只是路徑,完全要靠自己苦修去「悟」出來,沒有說我要做什麼。●世間「事」可以用學的,但是「佛」卻不是可以裝腔作勢「學」出來的,所以經典的實義,也不是以我們凡夫的知見去研究就可了解。就像你所想像測度的「經」理,只是個人的見解,縱使遍覽一切經典,亦如「鏡花水月」,畢竟都不是自己所證悟的。所以看經書不可執著文字相,在經文字句裡徘徊思義,反而「著」在那裡,無法跳出去。   《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一切經典都是佛陀指引我們「了生死」的路,研究經典的目的,是要我們依教奉行,老實修行,親自去體悟。這條「了生死」的路,必須要自己苦心修持地走過去,並以「深信諸佛皆充滿」的信願,兼仗佛力加被,才能到達彼岸,開顯我們自性的無相般若智慧。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修行(二)

    修行(二)

               修行(二)    看老和尚平平常常的,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每次拜見他時,他總是盤著雙腿靜坐著,你不問他,他也不開口。有時就是問了,他也只是很簡單地、若無其事地,而且很親切地跟你說說笑笑,說過了,你走了,他又恢復原來的姿勢,安然寂坐。   ●「吃苦了苦,能忍才有福。」我們修行,吃的苦有多少,了的業就有多少,但看我們修行用功的程度而定,所以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可以對外求來的。●靜坐不是枯坐,更不能執著「我在靜坐」、「我在念佛」、「我在參禪」等,這些都是「我相」、「著相」修行。如果還有一個「我怎麼樣」,仍是妄想,不得自在,縱使枯坐千年,就像煮石蒸沙,仍如頑石,不能了生死,必須離一切相,心無所著,沒有「我在做什麼」。行、住、坐、臥也要如此,不著一切境,不著一切法,心地清淨,遠離分別,才能超出三界,跳出生死輪迴。  這個人生就像演電視劇一樣,每個人都扮演著各自不同的角色,隨著劇情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變化,情緒也隨之忽喜忽樂、憂悲無常;而這些喜怒哀樂,其實不過是我們自己在分別而已。我們看娑婆世界也是這樣,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的、惡的、好的、壞的,心境常隨之起伏不定;再加上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染習深重,總是見惡易隨、見善難徙;所以看到惡的、契合自己習性的緣境,就心生歡喜,恣心縱意,隨順而去;而聽到佛菩薩「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作為,卻心生為難,認為那是佛菩薩們的境界,自己只是個凡夫,如何學得來,因此心生退卻,對佛菩薩只有空讚歎。結果最可惜的是,好的沒學到,壞的卻越染越深,這就是凡夫見地,本身沒有堅定願力的緣故。●有的人不瞭解佛法,就隨便批評修行的出家人,也會病苦,也有災厄,也是生死無常。殊不知這色身外表的病痛,與外境上的災厄,雖然與世俗人等受無異,但是這靈性的昏與明則大不相同。世俗人在這般病厄災難時痛苦不已、怨天尤人,命終後靈光昏昧,為業所牽,輪迴於四生之中。而修行人卻能自在的捨下這一身業塵,一點清澈靈明的心光,超越六趣,直往西方,這是大不相同的。●修行要利他,因為利益別人就是利益自己,這樣才能使我們脫出人我的限囿,遠離執著、我相、一切顛倒夢想、貪、瞋、癡等;那些「我相」所引起的種種煩惱,也才能漸漸得到解脫,自性中的無量三昧自然開顯。也唯有如此,一切以利他為前提,一切以度脫眾生苦厄為本懷,則自身得無事,心胸漸寬廣。●出家修行不要怕逆惡的環境,修行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不能適應、不得自在」的境。因為這些逆因緣,會啟發出我們的智慧,成就我們的忍辱道行,使我們愈來愈無罣礙,而當我們的智慧開啟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伏那一個程度的煩惱,所以懂得修行的人,是不害怕逆境的。●修苦行是從各種執事中去磨鍊,在工作之中要能吃苦、能忍耐,一次、兩次之後,就不覺得苦,這就是業障漸漸在消除;若是越修越覺得痛苦煩躁,那就是業障在翻絞。就像佛菩薩已從苦行中磨得業障盡除,沒有苦惱的感受,做什麼事都很自在,而不覺得在做什麼,也不覺得自己在度眾生。         ●今生能得富貴,是過去生中布施而得之福報;而此生在享受福報時,如果沒有無常的磨難、種種的挫折來歷練,會很容易沉迷其中,不知醒悟,不知求出世解脫之道。等福報享盡時,便隨所造作的其他業緣,再受永無休止的輪迴了。●太陽對萬物一視同仁,普照一切,好人也照,惡人也照。我們就是要像這樣:別人的好壞,是他個人的事,我們自己卻一定要心存平等慈悲,如果因為對方不好,我們就和他計較,那我們自己也是半斤八兩了。●智慧勝過神通,神通只是智慧的妙用。智慧是光明,能善巧分別,明了一切事理,破除一切無明煩惱,了脫生死。若求神通而沒有智慧,就不能成就佛道,仍然落在三界之內、六道輪迴當中。  ●社會的「境」很多,但「境」從那裡來?從我們的「心」所生,你若不去感覺它,就什麼「境」都不存在。 ●我們現在都是在娑婆世界的六道輪迴當中,真艱苦!因為做人「艱苦」,墮畜生也「艱苦」。但是也只有在六道輪迴當中,從這個人身來修,才能成佛;若是沒有經過六道這個「苦」,沒辦法修行。然而六道中雖然很苦,但我們自己苦,可以去體諒別人的苦,體諒一切眾生的艱苦,可以讓我們來行菩薩的「六度萬行」,慈悲忍辱,自利利他,就是來過這個苦劫。這樣漸漸修,積功累德,而究竟了生死,證無上道。●修行要怎麼修才會有正念呢?就是先從衣、食、住方面來簡單化,不去貪它、執著它,無好無壞,可以過就好。雖然這衣、食、住,三歲小孩都會講,但行起來較困難;我們修行人一定要從這方面下工夫,去除我們的貪念,這樣自然會產生正念,到臨命終時,意不顛倒,才會「靈靈覺覺」地現出光明。●「住山修行」要有住山修行的工夫,這個工夫就是不會去想吃的,衣、食、住方面能夠隨緣,這叫做「天人供養」,山上有什麼就方便吃,所以不會有貪念。●有的人雖然用功修行,但走偏差了,一直「著相」修行,執著「人、我、眾生、壽者」四相,不但引起煩惱、顛倒想,到最後竟說自己很有修,說自己「得到什麼,得到什麼……」,其實已經錯誤了還不自覺,甚至影響別人,這些都是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出家修行不要「好事相」,要真正為修行而修,這樣道心才會堅固,每天心才會安定。修行也不是求相安無事,要能吃苦,但這個苦不是只有做事情的苦,還包括修行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考驗,所以當你有感覺「艱苦、煩惱」的時候,就是在考驗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智慧來降伏心念上的障礙,拿出修行的精神來克服萬難,因為「有境才好修,無境不成道」。●老和尚一生都念佛,出家時,方丈轉塵上人看老和尚的根基很好,就教他念佛。有一次寺內在聽學講經,當時老和尚亦趨前要學,轉塵上人卻對他說:「去!去念佛,去做你的苦行,要聽什麼?」老和尚當時聽了心裡很難過,想著:「出家就是要學經,竟然不讓我聽!」不過老和尚畢竟是有根基、有善根的人,雖然感覺難過,但心裡會轉境,立刻說:「好啊!師公叫我怎樣,我就怎樣!」所以直心就是道場,老和尚就去做他的苦行,去念佛!就這樣一門深入,邊做事邊念佛,福、慧雙修,才有今天的成就。他一心專注地念佛,所以也教我們念佛,教我們對淨土深入的修行法門,這是最直接、最穩當,也是最契合我們現代人根基的修行法門。●《心經》裡面講「觀自在菩薩」,「自在」是什麼呢?就是觀這個心讓他「自在」,不管什麼境界來,或是妄念紛飛時,同樣保持「寂靜」,佛號抓緊,沒有好、沒有壞,沒「好」念、也沒「壞」念,沒「高興」、也沒「生氣」,時時觀住這個心,就是「觀自在」。 所以說「觀」不是「一直去觀」,一直去想「怎樣、怎樣」?而是當我們「心猿意馬」,妄念紛飛、壞念頭起來時,我們就把它「觀住」,不可以被這些幻化的妄念轉走,就是在觀這些東西,讓這個心能時時都「自在」、「清淨」。所以在行、住、坐、臥方面,不論是念佛、禮佛或在禪堂內外都一樣,這個自在心不可以被「境」轉走,就是「觀自在」了。 ●修行一切法門都是講這個心,我們行持也是在「行」這個心,這個心若有定力,就會像清淨的水靜靜的時候一樣,如如不動,物影投映,無所不現。所以當我們的心很清淨的時候,自然能明了一切真象;我們念佛就是要將這個心念到像水一樣的清淨寂靜,心若散亂、不清淨,就如同濁水般的污穢,壞念頭很多,會去分別好壞,什麼東西好吃、不好吃、或香、或臭,著在這些「色、聲、香、味、觸、法」裡。因此念佛念到這個心很清很明、無雜無染時,自然不會執著「五蘊」;這樣六根對六塵不起作用,煩惱斷盡,五蘊皆空了,自能度一切苦厄,現出自性光明智慧,通達甚深微妙法。●我們出家就是要來斷這「七情五欲」,但是要斷這「七情五欲」不可執著,如果執著不吃不睡,會造成虛火上升,擾亂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身心散亂、四大不調、體衰氣弱,甚至會吃不下、睡不著;當不能吃、不能睡的時候,如果沒有正念,很容易走偏路。所以我們在修行受持當中,不要執著「不吃不睡」,或要「怎樣、怎樣」?畢竟還要靠這個身體來修行的,應以「平常心」來行持,行、住、坐、臥皆取「中道」,這樣來保持我們的身心,安養我們的身心,因為修行取中道,就可以行持我們要走的路程,自然在修行的路程上比較不會有障礙。●信佛要怎麼信?就是要皈依三寶,因為佛、法、僧三寶是一體的,有佛才有法,有法才有僧。而法是什麼呢?「法」就是正法,是佛祖修行所悟出來的道理;而佛祖悟出道理以後,再來度我們,讓我們依隨這個法來修,使末法眾生有依靠。「迷者眾生,覺者佛。」如果時時保持我們的心是念佛的心,就是「悟」,就是「佛」,心心都在念佛,就是時時在「悟」。●眾生無始劫以來輪迴生死,一直到這一世雖然得到人身,但還是在六道當中,而無始以來的壞念頭、壞種子,依然如影隨身,所以我們要勤求懺悔,懺悔過去的業障。受戒也是一樣,盡量求懺悔,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才可以得到清淨戒。眾生皆有佛性,但必須要靠修行並懺悔業障,才能成就佛道。●叢林以規矩為寶,出家修行要依規矩去修,不可依世俗法,把世俗的念頭再拿來佛寺繞圈子。一個守規矩的人,身心會自在、寬涵而無所罣礙。 ●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都是「無色相」的,都是自然的,不像我們娑婆世界這裡所有的衣、食、住,都是「有色相」的,所以不要把種種有相的吃、穿「觀想」到西方去,因為這也是貪,就是「著相」。如果著相修行,在靜坐時,你所想的念頭就會現出這個「境」來,若沒有定力就會出問題,很危險!所以不要把「有色相」的一切拿來執著,「無色相」的境界不是我們所能想出來的。               ●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業無量無邊,而冤冤相報、相纏,使我們在修行過程間產生許多障礙,所以每天都要懺悔業障,更要發願,發願要了生死,要普度眾生,才能成就無上道。●修行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可能沒有事情;有人就會有是非、有煩惱,有一切種種的事情、種種的念頭,所以遇到境時,「願」要更加堅強。要拿出願力來!不去感覺它,就能不起煩惱、執著而心開意朗。●六道輪迴裡面,我們今世做人是要來修行的,所以要把握這人身的機會,不要自己「胡亂走」、「胡亂做」,不吃不睡,練「不倒單」,「空頭」(台語,名堂之意)很多,花樣百出,這都是「著相」修行,不僅會把這個身軀搞壞,還會造成身心散亂。若是還沒有修到那個境界,怎麼有辦法行到那裡呢?所以修行要有正念,「平常心」就是道!●修行從「心」修,是要修這個心「清淨」。如果眼睛老是在看別人,注意別人好壞、別人怎樣,甚至與人說長論短,講得到處都是是非、煩惱,這樣就沒辦法修這個心,這個心就不會清淨。所以要「修心」,就要「觀自己」,觀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就是說要破除四相,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執著世間上的形形色色,才能度一切苦厄!但是我們都對這個身體不能「看破、放下」,一直在「色、聲、香、味、觸、法」裡打轉,對世間塵緣無法不起染著之心,所以不能了一切苦塵。●釋迦牟尼佛過去世一直用「捨身」來成就佛道、度眾生,但這個「捨身」是自自然然的,不是用勉強的,要修行修到有定力,無「我、人、眾生、壽者」相的時候,自然不會有感覺。像我們的功夫還沒到那個程度時,就是還有「我相」;一支針刺到我們,一隻蚊子叮到我們,都會感覺痛,這就是定力不夠,還會隨境生心、觸境生覺。所以「捨身」不可用勉強的,否則就變成執著了。●苦行不是說我們做不動的硬要去做,而是這個願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人家不吃的我來吃,人家不做的我來做」。
  • View More 1-5.1 初至妙通寺.jpg
    讀經

    讀經

    讀經 「《心經》上那一句話最重要?」「觀自在菩薩……『自在』兩個字最重要。」●我們學佛的人要把握時間,有空就看經、拜佛、念佛、靜坐、誦經等,不要讓時間空過,蹉跎歲月。●經典即是路,有煩惱時可以拿來解,若會應用轉境,當下的煩惱即是菩提,就是在受持經典;否則,煩惱即是無明。●煩惱來時,若沒有解脫觀念而著於煩惱,就如同吃錯藥一樣,會讓病根加深而積重難返。所以要對症下藥,當煩惱起時能迴光返照,把念頭轉過來,就是找到直通西方的「路」了。●經藏在那裡?經藏在我們的心中。但是這部人人都有的自性「心經」,必須靠智慧開顯才有辦法流露出來。所以,佛陀宣講的一切經典都是智慧,我們因為智慧未開,看經書當然是迷迷糊糊,無法解空「真義」,深入佛法。●經藏全在「心」,戒、定、慧也在「心」。勤修「戒、定、慧」,不是用嘴巴講說就可以的,而是要真正實地的去行,也就是要修我們這個「五蘊」。●誦經不是只有唱唱念念而已,還要真正去體會經典裡的意義。但這必須要自己實修去證悟出來,要修到一看到經文,不思文義即能印心,否則只是唱唱念念,執著「我在誦經」,不能了解經義,是無法與「經」理相契的。●「看經說法」,如果自己不實修,那麼所看所講的,都還是別人的東西,等於在數他人的家寶,自己並不能脫出生死牢籠。●看過去祖師們的開示、語錄、論著,宛如祖師們並沒有入滅,仍然還在對我們說法、教化我們。●若有人來請問我們經典的意思,應當盡己所知,誠懇地為他解說,則於人於己有諸多功德;切不可以輕慢心推說不知,否則自己有過失。●看經要能解意,信、解、行、證,實際修持,才能開智慧。●對經論要恭敬—以前的人講禮、義、廉、恥,行、住、坐、臥不失律儀,所以有聖人,而現代人不講這一套,故世間比較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