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信 願 行

信 願 行

            信  願  行

民國七十三年四月十五日 ( 農曆三月十五日 )

 

 

         信、願、行――「行」是從願來的,若沒有願力,就沒辦法去行。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他憫念眾生、慈悲喜捨的「宏願」,就已經成佛了。所以行菩薩行的人一直在「利他」,而行持「利他」的內涵,就是「無我」,這樣修持就是「自度度他」,雖然眾生尚未度盡,卻已經先自度了。

             ――《廣欽老和尚法語錄》

                     「修行篇」七十六頁

 

 

 

        念佛,這個「心」就是「佛」。你們如果信心堅切,這個心就能夠保持「一念」,這個「一念」的心,就是佛心。用功的時候,一念一念地安定、一念一念地修行,乃至念念都是修行。用功,「信、願、行」很重要。

      「信」,要深入佛法,要從「信」來入,《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要是沒有信心,怎麼有辦法深入佛法?與人相處也是要有信心,才能在一起,所以「信」很重要。

        一般人你對他說:「佛法很好,眾生和佛,本性不二。」他們不相信,因為業障很重,只相信娑婆世界一切的形形色色,至於佛法,會說:「什麼佛法?也看不到,哪有什麼佛法?」若告訴他們:「要念佛喔!將來求生淨土。」他們會說:「什麼淨土?西方在哪裡?哪有阿彌陀佛?」所以要「信」,信心要堅固。

        有的人是「起疑信」,你跟他說佛法,說得他稍微有點瞭解,但是他信是信,心裡還起疑,還沒有堅固。若遇到不信佛法的人問:「你在拜什麼?」他回答:「我在拜佛。」這個不信佛法的人告訴他:「那都是迷信!」他的心就動搖了。

        有一種是「淺信」,雖然相信,但是如果遇到環境變化,他就不信,這種信佛的心,不是很信,是有所求的信。求佛加被、求子、求這些形形色色的、求佛祖保佑賺錢,ㄧ切都是有所求的信,這種信,信心不能堅固,很容易動搖。

        還有一種是「深信」,深信的人,對佛法有相當的受持、相當的瞭解之後,才能夠深信。但是「深信」之後,他不知道「心就是佛」,念念相同,今天拜這個師父,明天拜那個師父;今天學禪,明天學密,這樣學來學去,「心」還是沒有寄託,信心不能堅固。

        我們學淨土,「一心」都是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念頭在念佛的時候,當下心就是佛。像這樣心就是「佛」,心就會定。所以要「深信」,深信釋迦牟尼佛的開示。信心堅固,做每件事才能成功,修行也一樣。

      「信、願、行」,對我們的修行和用功很重要,有的人念佛是念佛,卻說:「念佛在念什麼?我也不知道。」念佛的心,就是佛心啊!不用起疑,打其他的妄想,念佛也是持戒,念佛的時候,沒有其他妄想,觀無所得,觀這個佛心無所得,「無所得」的心,就是佛心!還有什麼疑問呢?

        念佛的時候專心,心念,耳朵聽清楚,「念念」就可以攝心,「念念」就可以清淨。如果不懂,念是念,昏沉、散亂,不能專心就不能得到「靜」的好處。所以說,信心堅固,要訓練。深信,要去「觀」。

       「願」,個人有個人的願。願,有深和淺、有大和小。有的人發願,所念的功德:迴向眷屬、迴向自己所求的什麼,這有所求的願叫小願。有的人是發「空願」,高興的時候,就在佛祖面前一直發願:「我要怎樣、我要怎樣……」但是,這個心不能堅固,心、口不一致,口在發願,心卻行不來,如果境來,馬上被轉走,這叫做發「空願」。

        什麼是「發大願」?大願,就是無色相的願,老師父常開示:「這願不是用口說的,必須心去行。」遭遇什麼境界、種種的業障,你的心不動,慢慢地就沒有煩惱,身心就會自在。依這個願力去行,諸佛菩薩要成佛,也是要有這個願力。「願」,是我們修行的因,有因就有果,如果願力不堅固,做什麼事都無法成功。即使是一個小小的事,例如我們要去什麼地方,這也是一個願,但是如果沒有去「行」,也是到不了,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去「行」。

        那「行」呢?「信、願、行」,「行」是從「願」而來。如果沒有願力,就沒有辦法去行。「行」包含很廣,譬如菩薩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萬行裡面包含「自度」和「度他」。修菩薩行的人,知道要一直「利他」,「無我」、「無我相」、「無人相」;在「利他」當中,就是在「行」,就是在「修」。眾生未度盡,他已經自度。

        有人問老師父:「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成佛?」老師父說:「他的『願』就已經成佛了。」菩薩行的人,只知道「利他」,「利他」裡面就是「無相」,就是「自度」、「度他」;眾生未度盡,他已經成佛了!

        修小乘法的人,自顧、自利,自己好就好,什麼都只顧慮自己,卻不知道自顧當中,就是「我執」未破,「我見」在裡面!每樣都為自己想,只關照自己,「我相」、「我執」未破,都無法自度。所以在「利他」當中,就是利益別人,度人就是度己,度己就是度他。

        菩薩「三聚淨戒」提到,不要每樣都為自己想,「我見」很重,要有先為別人想的心,先有別人才有自己,才沒有自私的心、我見的心、我執的心。先為別人,這個「心」,就會很小心,就會有慈悲心,就不會起煩惱,不會我執,心就會開闊,心量就會大,日常生活修行時,身心就會自在。否則心量很狹窄,看到什麼就「著」什麼,這點很重要。

        我們現在是在「行」,以「念佛」為主。但是其他的事,會影響我們的心。影響到心的話,身心就不自在,也就影響到「念佛」。我們修「定」的人,「信、願、行」很重要;如果沒有「信、願、行」,用功也會有障礙。

        修定的人有三種障礙:昏沉、惡念、病苦。昏沉,不是坐在那裡睡才是昏沉。日常所「著」的一切形形色色,身心不自在的時候,也叫做「昏沉」。白天沒靜坐的時候,心不自在,到了靜坐時,也是妄想很多。「昏沉」之後,種種的分別心跑出來,心在「好壞、好壞」分別,就產生「惡念」,「惡念」也會影響「定」。

        身體生病、四大不調的時候,也會影響我們的心。信心要堅固,生病時不要起煩惱;如果起煩惱,就是心沒有轉念。這個「假體」怎麼可能不生病?但是生病的時候,心不動,一直念佛,就是觀「自性」、觀這「一念」,自性念佛自性聽。我們念佛,是本性在念,不是你在念;聽的時候,也是自性在聽,所以說自性念佛,自性在聽,稱為「反聞聞自性」。

       念佛的時候,不要這樣想:「為何念佛都沒念出什麼?」要相信!在念佛當下的「一念」,就是我們的佛心,是我們自性在念的心,所以――心在念,聽清楚。信心要堅固,相信我在「念」的時候,就是佛性、佛念、佛心在念。一念清淨,就如「佛」一樣,沒有差別,這樣在用功、修持的時候,心就會定。所以「信」很重要,「信、願、行」對出家、在家,對用功的人,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