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

念佛

念佛

 

          老和尚正在佛殿中間的一個矮圓椅子上,盤腿而坐,我就在他旁邊不遠的椅子上也坐下來,在黑夜中打開電燈,專心侍候,每隔一小時或四、五十分鐘,就輕步走向他的座側,細聲向他問道:「師父在做什麼?」他答:「念佛。」又問他:「念哪尊佛?」他答:「阿彌陀佛。」如此七、八次都是如是問、如是答。這位老和尚平時所說的,都是真語、實語,不假思維,沒有裝作。因此不管誰向他請法,他只說一句:「老實念佛。」

●每個人都有煩惱,但是有煩惱就有生死,應該要好好把握短暫的一生,專心念佛,修行斷煩惱,否則生死輪迴,六道有份。

●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是一句「阿彌陀佛」,要遠離是非也是這句「阿彌陀佛」。隨時靜下來就要念佛,念到睡著了也沒關係。就這一句「阿彌陀佛」,能讓我們橫超三界、直到西方。所以在修行當中遇到境界來時,要眼睛裝作沒看見,耳朵裝作沒聽到,不著六塵,不被境轉,一句「阿彌陀佛」老實念下去。

●一心念佛就會心開花開,明心見性。

●不懂念佛意義的人,以為念佛只是可以求長壽而已。其實就算壽命長,卻不斷殺生造業,不知道要修行求出離,長壽又有什麼用呢?還是在六道輪迴裡!生死事大,人命無常,若能體悟了生脫死的道理,就應該把握人身的機會趕快修行,念佛求生西方。

●念佛才是真正清淨、正當的一條路,是往生西方的路。大眾同音念佛,一心專注在佛號上,就能到西方,不需買票搭飛機,西方法船是無色相的。

●人命無常,一口氣不來,人生就完了,趕快勇猛精進!莫放逸、多念佛!這才是眼前最要緊的事。

●行、住、坐、臥都要念佛!如果我們定下心來念,便可察覺到我們的心幾乎整天都在外頭奔馳,攀緣外境,沒有觀照在「阿彌陀佛」上;如果不能收攝身心,被外境轉走,必然是生死輪迴了。

●行、住、坐、臥都是禪,不是只有「坐」才是禪;時時保持內心寂靜、不分別,就是禪。說明白一點,「一心」就是禪。

●念佛不簡單,必須萬緣放下,摒開內外各種紛擾,一心清淨地稱佛名號,才能相應。要能將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沒有一絲疑念,如此其他雜念自然消除,決定會證到「一心不亂」。

●如果你們相信我的話,老實念佛,行、住、坐、臥不離佛號,甚至在夢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號謹記在心,到了這個時候,自然心無貪念、意不顛倒,西方極樂世界自然現前。這是關係生死的大事,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你們看,螟蛉無子,牠揀選小蟲放入黃土塊中,天天對小蟲嗡嗡價響。你們知道牠在說什麼?牠在跟小蟲說:「你要像我!你要像我!」就這樣,把別人的小蟲化成自己的子嗣,一出塊壘亦成螟蛉。我們念佛修行當學螟蛉,摒絕世間形形色色的根塵侵襲,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日久工夫純熟,當來必定成佛。

●在家中應盡量拜佛、念佛,閑話少說,以求將來脫離苦海,往生西方有份。

●妄想來時不要怕,不理它就是。它是它,我還是「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自然就少了。

●行、住、坐、臥都要去悟,去體會佛法,這樣壞念頭才不會跑進來。否則空過光陰,心中沒有正念,即使口不言,但心在打妄想,執著那些形形色色的好壞,仍不能了生死。要提起正念,修不生不滅的無上解脫法,才是人生大事。

    「好」也笑笑,「壞」也笑笑,好壞都是分別出來的,所以不要去分別。如果遇到高興歡喜事,就參「歡喜」的人是誰?起煩惱時,則參「煩惱的人是誰?」當妄想來時,這些煩惱或不好的念頭也是你的「自性」,這時不要去感覺它,儘管繼續念你的佛,將一句佛號念住,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工夫用久了,妄想自然會沒有,而一念清淨時,這個心就是佛心。

 

                

 ●傻傻做、傻傻吃,多念佛,今天是今天,明天是明天,什麼事都不罣礙,這就是道心堅固,就是修行。

●「法性是空,無所來亦無所去」,當煩惱、生氣時,不要執著追究煩惱生氣從那裡來,若執著則不但心不開,而且不能安心辦道,往前進步。必須什麼事都看得破、放得下,還是把「阿彌陀佛」念在心裡才是最要緊的事!

●念佛要發長遠心,不可間斷,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大小,總是潺潺不斷流注大海。念佛就像這樣,不管念多念少,都要持之有恆,天天念、一心念,念到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海裡,生西就有望。任何人只要肯念,成佛一半!

●念佛也不簡單,要攝心專念,念得字句分明,清清楚楚;若沒有正念,就是散亂心,容易想東想西,變成口念心不念,不能與彌陀願海相應。所以念佛還要有願力,才能一心專注,攝心持名,否則妄念紛飛,又怎能把佛號念好呢?

●念佛修持過程中,會有很多心念上的困擾障礙,就是自己會打妄想,因為心是無常的,隨時變來變去,依我們的心念在轉,所以想好好念一句佛號都不簡單啊!

●每個人從無始以來所帶來的壞種子很多,若不在修行上下功夫,帶業來再帶業去,則空來人間走一回。一失人身,萬劫難復,生死輪迴,何時出期?當趕緊用功修行,萬緣放下,將這個色身假殼子看破,悟到我們本來不生不滅的佛性,才能永遠自在解脫。

●我們都是帶業來受輪迴的,所以病苦多的人,如果能明白這就是業障的話,就應該少殺生、多念佛,業障自然會漸漸消除。

●妄想多的人,須要多做一些事,讓念頭有個寄託,否則妄念紛飛,要念佛也是念不下去。所以一面工作,一面念佛,會漸漸地不覺得在工作,而且心專注於佛號與工作,對外境的好壞不起分別,自然會生出平等心。

●念佛、為常住貢獻心力、利益眾人,這便是修福、慧,可直了生死。若只顧自己,只為自身的利益,不為眾人,這樣就是沒有慈悲心,再怎麼修也修不起來,以後會墮下去。

●念佛要具信、願、行三力,要依音聲念佛,不管出聲念或默念,都要從耳朵清楚聽進去,念到大地只有一音,都是念佛音,對外境一切的音聲都不起分別,不被轉去,方名「一心不亂」。

●我們妄念的種子深重,念佛時不是頭昏,就是被妄念的種子牽去,所以念佛時必須要隨時收攝身心。

●有些人以為「念佛」是很容易的,所以輕視「念佛法門」,可是真要讓他們來念,卻又念不到幾句就起煩惱,甚至聽到念佛的音聲時,心中就會有壓迫感,好像千斤重的石頭壓在心上,這就是沒有善根,業障深重,無法攝受到念佛的好處,所以不要小看了「念佛法門」。

●現在民間有很多人,口頭上說是信佛,實際上根本沒有正念,不知道什麼是佛法,以為求神問卜也算是信佛,亂信一通,或者是帶著「有所求」的心來信佛拜佛,每天都在打名利的妄想,被名利迷得團團轉,像這樣的學佛信佛,沒有正知正見,想要了生死,就不是那麼的容易了。

●要發宏願,別人都先成佛,我才成佛,像大願地藏王菩薩一樣「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而在行菩薩行的過程當中,這個「願」就是成佛的願。因為只顧自己,不把心打開,就是沒有慈悲心,不但修不上去,「我相」也去不掉;同時顧「我」而產生的煩惱、執著、分別、嫉妒、貪、瞋、癡等等,這些都是輪迴生死的種子。所以修行一定要「利他」,而利益別人就是利益自己,無論什麼事情都要幫助別人、成就別人,令其「心」安住在佛道上。一切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菩薩行。

●人為何受輪迴?就是因為七情五慾的染著心太重,被七情五慾所迷,整天為財、色、名、食、睡而煩惱,惡業也就這樣在貪染追求中造出來了。

●不論任何境遇,當下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念佛」,不起別念,那樣我們的八識田中才都是念佛的種子。所以平常的修持,就是要將聽到的一切音聲,都轉為念佛的音聲,鳥聲、車聲、人聲等,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也就是要攝一切音聲、一切現象入念佛音聲中,勿被境轉。

●「人成佛成」,佛法是圓融善巧方便的。修行人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凡事都要有耐心,待人要寬宏大量,慈悲包容,隨緣幫助,就是廣結善緣。

●參學是在藉境參自心,參我們這個心是不是煩惱心、妄想心、對人善惡是非的分別心,就是要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在面對一切境界時,能不起分別、不起煩惱、無所罣礙,這才是真參學。

 

 

                      

 ●修行人要一心念佛,念佛最要緊,至於其他的事就是要學「忍辱」。如果有什麼事情看不順眼,就把耳朵關起來,眼睛閉起來,裝作不知道,睜一眼、閉一眼,還要對人和顏悅色,心中不可以起煩惱。再怎麼說,修行就是「忍辱」這兩個字。

●念佛要念到「花開見佛」!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自性佛」,當你念佛念到心清淨、沒煩惱時,就見到自性佛,所以要斷煩惱,才能「花開見佛」。在日常修持當中,要學慈悲忍辱,去除性急暴躁,降伏脾氣。待人處事依道理去行,善巧圓融、理智論事,不要只看到別人的過錯,即使知道好壞也不要煩惱;對人要親切和藹,但不攀緣。不論是善或惡,都是和氣的平等對待,沒有分別,不要一張冷冰冰的臉令人望之卻步。照這樣做去,起心動念都是慈悲心、利益別人的心,不僅能廣結善緣,自己也得清涼,沒有煩惱,便是「花開見佛」。 

 ●念佛人如果情執不斷,牽扯難捨,嘴巴裡雖然念佛,念念還是墮在娑婆中,在三界內輪迴。要真能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臨命終時才能往生西方。

●「信則真、誠則靈」,心若至誠,則念佛時會感應一切祥瑞,所以要深信諸佛皆充滿。佛菩薩是遍滿虛空的,只有至誠心才能與佛相應。

●念佛的力量很大,可以讓我們消業障、開智慧,但不能著相念佛,執著娑婆世界「色、聲、香、味、觸、法」種種有色相的境,如果這樣,一定心不清、腦不靈,仍然在五蘊「色、受、想、行、識」裡面打轉,還是在世間做白日夢而已。

●念佛要一心專注的念,念到「心開花開」,心清淨了,就不會有煩惱,沒有那些貪、瞋、癡的壞念頭擠在腦子裡,自然意不顛倒而身心自在,現前就是西方境界。

●修行需要時間,平常就要用功,時時在自己內心用工夫。人家在講話,我們心裡在念佛,自己看自己,不要放逸,不要散漫心,時時刻刻走路都要念佛。

●念佛以正念第一,「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只要一直念下去,自然會有正念。念佛要一直念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到一心不亂,意不顛倒。

●居士在家修持以專心念佛為主,最好不要四處跑,否則容易散亂心,到頭來會不知如何是好?專心一直念佛就好。

●念佛是在念我們的心,讓我們這個心能隨時保持在「定」中。眾生無始以來的一念不覺,墮在這個娑婆世界六道輪迴中,所以這個心都一直在動,在裡面打滾,流轉生死。我們念佛修行就是要把這個心靜下來,因此,念佛就是念心,用功就是用這個「心」,了生死也是這個心在「了」。

●修行過程都會遇到許多境,如果對境當時,一念轉不過來,不但無明會起,煩惱也跟著來,而修行就是在修這一念轉得過來。所以念佛「一念」要保持得好,時時刻刻都以「阿彌陀佛」念在心裡,以念佛來調伏過去所帶來的無明煩惱種子,對境轉境,這個心不起分別,無好無壞,就是「定」。

●念佛就是要去我們的妄想,當下一念沒有顛倒妄想時,就是開智慧。

●「人命無常呼吸間」,我們平常就要把佛號念好,做好準備,不要等到臨命終時,再靠別人來為我們助念,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那麼容易的。

●「萬法由心生」,一切事情都是由這個心生出來的,心若安定,一切都會安定,也比較沒煩惱;而念佛的功德很大,如果攝心專注地一直念下去,我們的心自然會安住、自在,否則隨心所欲跟著這個心去轉,生生世世都要輪迴。要知道,念佛法門非常殊勝,我們實在真有福報,只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道、了娑婆世界的生死,就可以成佛。

●我們的心要如何轉境呢?就是多念佛!常將「阿彌陀佛」念在心頭。念佛法門普攝羣機,最好修也最快、最直接,最適合我們現代人的根基,不論上根或中下根的人都可以修,一個不識字的老太婆也可以修,但看你的信心如何?千萬不要小看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大乘法,要念得好是不簡單的;印光大師說:「一句『阿彌陀佛』若念得好,成佛有餘。」不要煩惱沒有時間修行,若能行、 住、坐、臥隨時都在念佛,就是修行。

●念佛法門很多,我們還沒有修到一個程度以前,都會變來變去,有時候感覺用這種方法很攝心,一下又感到那種念佛方法不錯,這就是心還沒有定力,所以會起分別,「這個較好,那個較不好」,然而「好壞」也是你分別出來的,因為還沒有修行到一個程度以前,都會有這些過程,所以心安不下來。其實每一種方法都好,都是我們的自性在作用,你要「放下」也是自性,你要用這個方法也是自性。所以修行用功不要執著,「自性念來自性聽」,就是「一個念頭」,當下這一念能夠念得很靜、很穩、不動,那才是最重要的。

●念佛不能執著「我看到什麼境界」,因為念佛是「無所住」,不是「有為、有色相」的。若說「見到什麼」,或「我怎麼樣」,那還是幻化,很危險!不要拿一個東西起來講,說「我看到什麼」,一切相都是幻象。

●佛、魔都是我們想出來的,正念就是佛,邪念就是魔。念佛時如果掛念家事,心不專一,有雜念就不是正念,學佛就是對世間的念頭要放下!如果出家修行還掛念家人,這是眾生的感情,生死輪迴之源,應該專心修行,以佛法來度他們的靈光,使他們也得以解脫,否則恩恩怨怨與他們繼續結下去,永遠沒完沒了。

●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三昧現前時,能不著於相,不生善不生惡,不生愛恨取捨,不念成敗利益,一切歸於寂靜,於此空寂中即可顯現自性光明。

●念佛若還有「想求開智慧,或想怎麼樣」的念頭,這都還不行,都還有「我」。佛菩薩都是無所得、無所求。

●念佛時妄念多,對治方法就是「不管他」,我們只管念我們的佛。若有「想去妄念」的念頭,反增加一個煩惱。念佛念多了,妄念自然會減少;另一方面,對世間的欲念減少了,也較容易「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