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

習氣


 

            習氣

 

       和尚前後穴居共歷十三個寒暑。一般人不要說在那麼艱辛的荒山上獨處十三年,就是在家裡萬物俱備下,一個人獨自地面對自己,孤寂的獨守一晝夜,也都是一件非常惱人的事,更何況在舉目無人的山洞中,坐上十三個春秋呢?單就這份耐得住寂寞的能力,已非我們凡夫俗子所能想像,更甭論自內證驗那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心路歷程了!

 

 

 ●個性好的人比較沒有脾氣,到那裡都能跟人家和合,能隨順人意。但隨順不是「人云亦云」,心要有主宰,能善巧分別,知道事理輕重,如果是「與道相違」的事,我們當守本份的執著,堅持自己的原則。

●不是人壞,而是習氣。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所以難免做錯事,但只要有向道之心,就應寬容包涵,能原諒就原諒,不要把他看做壞人。

●甲有吐痰的習氣,常常到處吐痰,恰恰碰到乙很多疑。有一天,甲在乙面前吐痰,乙疑心甲瞧不起他,結果兩個人起了衝突。丙知道兩個人的習氣,遂前來化解,從此兩人都改過,一個不再吐痰,一個不再疑心。

●有的人常常言出就論人長短,但不是他故意要這樣說,而是他自己並不知道那就是「說是非」,像這種習慣性的言行舉止,就是無始所帶來的習氣使然。

●有兩個人,一個美,一個醜,醜的知道自己醜,就想效顰而濃粧豔抹,豈知卻愈塗愈醜,倒不如自然的好。

●就像先治家再治國的道理,我們修行人一定要先斷除自己的習氣,去掉無明煩惱的壞種子,才有德行去統理大眾,感化眾生。

●只會看別人的過失,卻不知審察自己的缺點,是我們最大的無明習氣。

●依賴在父母身邊的人,往往缺乏歷練而幼稚軟弱。反而是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奮鬥的人,比較能鍊成大丈夫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常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力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卻能活得很好。修行也是這樣,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中修;而越是能修忍辱,就越有境界磨鍊,反而越是修行的逆增上緣。

●修行人不能依自己的習氣來說話做事,如果照自己的習氣去行,不但修不到行,更容易造口業。「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當你要臨命終時,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即使是你的親人、兒子,也無法代替你的生死。只有修行念佛,念到生死的路途豁然開朗、清楚知曉時,你才知道往生的路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