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三)

修行(三)

                  

         修行(三)

 

       看老和尚平平常常的,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每次拜見他時,他總是盤著雙腿靜坐著,你不問他,他也不開口。有時就是問了,他也只是很簡單地、若無其事地,而且很親切地跟你說說笑笑,說過了,你走了,他又恢復原來的姿勢,安然寂坐。

 

 

 ●信、願、行「行」是從願來的,若沒有願力就沒辦法去行,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他憫念眾生、慈悲喜捨的「宏願」就已經成佛了。所以行菩薩行的人一直在「利他」,而行持「利他」的內涵就是「無我」,這樣修持就是「自度度他」,雖然眾生尚未度盡,卻已經先自度了。

●我們雖然發願,但是願心不堅固,如果境界來時,馬上會被轉走,這不是真發願。願有大小,我們要發大願,大願就是「無色相」的願。「願」不是用嘴巴講的,「願」要用心去行!無論什麼境界來,遇到任何事情,心能「不動」,無好無壞,這樣慢慢修持,就能伏煩惱,使身心自在。依你的願去行!諸佛菩薩成就佛道,也是依「願」去行,所以這個「願」是我們修行的「因」,有「因」就有「果」,如果願力不堅固,做什麼事都沒有辦法。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諸佛菩薩都有他們的大願,要度我們眾生了生死,但是眾生依然執迷不悟,輪迴在「六道」裡面不能解脫,為這些「七情五欲」,「貪、瞋、癡」,「色、聲、香、味、觸、法」,「愛、別、離、苦」,種種的事情執著而不能醒悟,把這一切幻化的「境」都當做是真的。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憐憫眾生故,發這四十八大願來度我們,希望眾生趕快離苦得樂,橫超六趣,如果我們的願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應,臨終時就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一般人都好動,心靜不下來,但是修行要時時保持心「寂靜」,也就是這個心自己能靜,不靜自靜;如果一個人坐在那裡,能夠沒感覺什麼,也沒有什麼心煩的事情,自己這樣靜靜的很自在,就是上軌「道」。

●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有所求」的心,從「有所求」而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有所求」都是從這個身上來的,為這個身軀而生出種種的念頭來,而唯有「知足」才能止貪。「知足」這兩個字不是這麼簡單的,「知足常樂」說出來沒什麼,但是行起來卻不是這麼容易。一個人若能隨時「知足」,隨時就沒有煩惱,不會執著,時時這個心都是清淨的,很自在。

●出家人若有知足的心,一定「無所求」,沒有種種的執著煩惱;然而我們很容易「觸境生心」,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嘴巴所吃的,心裡馬上起念頭,雖然你沒有要求什麼,但是你有這個念頭就是「有所求」。所以能「知足」就是「無所求」,「無所求」在我們修行行持當中非常重要,如果時時能「知足」, 這個心就不會被境所轉。

●我們修行人時時都要「放下」,這樣臨命終時才不會有罣礙,否則平常放逸心,臨終時一定很危險。所以沒事時,心能靜靜的,沒有好、沒有壞,這就是「對境無心」;「無心」不是不管,而是什麼事都沒有好、沒有壞,這才是真功夫。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都是在貪吃、貪睡的五慾中流轉生死而不自覺,所以出家就是要修「心清淨」,來度這「七情五慾」的束縛。

●我們今天能夠「看破」來出家,這「看破」兩個字很重要。到底要看破什麼東西呢?就是看破「七情五慾」!既不去貪這衣、食、住裡的「色、聲、香、味、觸、法」種種,還要看破一切情感──父母的情感、眷屬的情感等等,這些都要放下,要放得下!

●修行用功時,必須把身心全部放下,否則雖然在那裡靜坐,外表坐得很莊嚴,其實都在打妄想,要保持正念很不容易。如果這個心是「妄想意識」,就是意識在轉;如果心是「佛」,那麼佛就是「心」;要把身心世界全部放下,一心專注一句佛號,這樣才會有正念。我們平常就要保持這種工夫,到臨命終時才能保持正念,因為成佛在這一念之間,而生死輪迴也是在這一念之間。

●修行就是要去除貪念,因為如果有貪念的壞種子在我們心裡,心會散亂,就不會有正念,一天到晚這個心都被這些壞念頭「翻來覆去」的,看這個也不對,看那個也不對,無明煩惱一大堆,被轉得身心都不自在。

 素食不僅是修行的助緣,又可戒殺,免落因果。「吃人一斤肉,還人十六兩。」冤冤相報、六道輪迴,因果循環絲毫不爽。所以不吃殺生的東西,不貪口味,不但可以去掉貪念,不必每天為「口慾」的事情貪求忙碌,又可不造惡業、解冤釋結、長養慈悲心,同時我們的心也會清淨自在,這就是在修「色、聲、香、 味、觸、法」,對治六根對六塵的染著。

●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這裡面包涵我們眾生的一切習氣、一切的煩惱,還有過去世帶來的所有壞種子,而這些東西都是由「色、 聲、香、味、觸、法」引起的,也就是六根對六塵的接觸,由六識起分別作用,產生出來的種子現前所造出來的業,才有這個五濁惡世。

●修行要福、慧雙修,而「皈依佛,兩足尊」,這兩足就是「福、慧」。至於「福」從哪裡來呢?我們如果能吃苦、忍苦,苦出頭了,就有福;有福就能消業,待業障消除,佛智就會現前。所以「忍辱第一道」, 能修「忍」的人,必能成就道業。

●出家要捨慳貪,從衣食住裡的「色、聲、香、味、觸、 法」去修,才可以了生死。因為有這些六根對六塵、六識在分別起作用,所以生出種種貪念來。我們的念頭從這裡來,就要從這裡去斷,這是我們生死的根本,生死的路就是從這裡去走。

●世間的一切都是「緣」,是我們過去結來的緣。如果過去世結「好緣」,這一世就感覺很好,結壞緣就是煩惱痛苦,所遇到的「境」會讓你很不滿意;所以學佛的人要瞭解這個「緣」字──「緣起性空」,當「緣」來時,他的自性是空的,因此,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時,應將他想開,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千萬不要被這個「緣」轉走,應該依佛法來看破痛苦的事。

●今世我們有這個因緣得到人身,並且能到三寶門中皈依三寶,乃是過去世我們曾在寺廟禮佛、拜佛、供養三寶、布施、念佛等,在佛前種下善根,這世才有這個佛緣來皈依三寶。但為什麼要皈依呢?佛陀說世間有八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凡是做人,這八苦都是無法避免的。只有皈依三寶來學佛修行,才能跳出娑婆世界輪轉生死的苦海。

●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因果循環,不論在家出家都一樣。我們學佛修行,乃至宇宙間的一切,也是不出這「因果」兩字。譬如我們就是過去世有種出家的善因,這世才能出家修行,而這世我們再來修行,也是種未來成佛的果,所以有「因」就有「果」,娑婆世界裡種種一切的事情,乃至心內一個動念,都是有因果的;佛陀所說的經典,也都是在這「因果」的道理上解說,叫我們去行。

    有「正因」就有「正果」,出家的因要「正」,要為發菩提心出家,為解脫生死出家,不是為了某事或逃避現實或受到刺激才來出家,如果因為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條件來出家,這個道心一定不會堅固,時時都會被壞念頭轉走,不會有正念。我們出家要有堅強的願力,意志要堅定!不論遇到多困難的「境」、多艱辛的障礙,都可以克服。如果沒有這個願力就無法成佛,所以佛陀叫我們要「懺悔發願」,這條修行的路才會走得圓滿。

●我們每個人從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殺業無量無邊,譬如單就所食的一碗飯裡,就不知有多少眾生?要殺多少眾生才有這碗飯吃!況且現在種的東西幾乎都要灑農藥,而這也是殺生,雖然不是我們直接殺的,但是也有果報存在。所以這世如果不努力修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僅是這個殺業我們就沒辦法償還!

●出家修行要有願力,不要為了一些不如意的小事或身體微恙就心生煩惱,應該很慶幸這一世可以出家修行,這乃是我們過去世有種修行的因;如果因為身體不好,就影響我們修行的心,就是沒有智慧,被這個身體「度」走了。要拿出道心來!發菩提心修行,可以克服一切的境界、一切的煩惱。有因就有果,不要再種這世間的因了,要種了生脫死的因;若能常念 「阿彌陀佛」,心清淨,沒煩惱,就是時時刻刻都在種好的因、成佛的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既然我們有念佛的因,就一定有成佛的果。

●出家修行要「發心」,培福修功德;人家不做,我們去做,人家沒看到而我們看到的地方,我們就去做,即使別人在休息時,尚未做完的事你看到了,也要隨時「發心」去做,不可以說:「那不是我的工作,那不是我的事。」不要這樣想,否則不但沒功德,在修行上也沒辦法突破。應該隨時發心,因為出家這一法是無上法,如果沒有「常住」,不能成就佛道。

●打佛七是在打這個「不生不滅」,就是說打我們生死的路能夠清清楚楚,找回我們本來的面目。

●打佛七時,大家要把願力、精神拿出來,這個心都專注在「阿彌陀佛」上,集中一念,一心念佛,不要讓這個「心猿意馬」跑到外面去,這個心不能被外境所轉,這個念佛的心不可讓它斷掉,要保持一直念、一直念,念到一心不亂。

●打佛七就是要克服我們的心猿意馬,克服我們這個心不會去打妄想,一心都在「佛號」上面。所以打佛七的意思,就是行、住、坐、臥,時時念頭要「專一」。

●眾生無始劫以來種在八識田中的種子很多,「好的、壞的」都有,尤其是壞念頭無量無邊。我們打佛七念佛,就是在種好的種子來增長善根,將過去壞的種子徹底地從心田裡拔除淨盡。

●度眾生沒那麼簡單,需有佛緣及福報,而且自己修到有功夫,福、慧具足時,自然護法菩薩會擁護,否則想要度人,人卻不讓你度。

●業障就是煩惱、罣礙,如罣礙家中的男女老少等。每個人的罣礙不同,但皆把自己的生死路忘記,甚至連臨命終時將去哪裡也不關心了。

●人若知道信佛、回頭念佛修道,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則必可承佛慈力業消障除;否則眾生隨業轉,各人業感不同,若不覺悟修行,不能轉業,就得輪迴。

●打坐如果還有「怎樣坐、怎樣觀」的念頭,這都還不是,仍舊還有「我」,還是一個形式相。禪淨雙修需從六根清淨下手,而「戒」是禪的基礎。

●修行要用「苦功」,也就是捨身修苦行,不要顧惜這個假殼子,不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什麼事都先考慮對自己有沒有利益,要看破、放下!

●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在苦海裡打滾,為了三餐食飽而勞苦,在苦中求生。山中的在山中尋食,海裡的在海裡找食,空中的在空中覓食,大食小、強食弱,最後都不免一死,因此輪迴不斷,若不修行求解脫,就沒有「了出苦海」的一天。

●人的一生脫離不開生、老、病、死苦。既然知道人生是苦,就要設法離苦,學佛是離苦最妥善的一途,要尋求解脫,也只有學佛。

●有些居士不懂佛法,如果說錯了,我們出家人應該指導他,不可隨順他的意思,使他不能進步,否則我們就有過失。

●以在家人來說,靜修就很不簡單,自度都已經很難,怎麼談得上度人?必須要先度自己這個「心猿意馬」,倘「這個」未度,怎能度人?我們帶著五蘊假體來,就是要修「這個」。

●有人學佛學了一段時間後,反而生出更多的煩惱,這是業障惑之故,須從身、口、意三業清淨下手,才能消根本業障。

●念頭從何處來?念頭從「無明」來,從六根門頭而起,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看、去聽、去分別時,念頭就來了。

●利人即利己,六根從「心」了,若貪一根草,還得再輪迴。 

要攝六根不使造業,唯有「念佛」。當念佛念到一心時,一切音聲聽來皆是念佛聲。此外,還要修忍辱,忍辱功夫到家,則什麼事情都會悟出來的。

●所謂行、住、坐、臥皆可參禪,端在心地清淨,先要放下一切,若有一絲罣礙,即非禪也。時人多來問如何修禪?然既有家室,又在名利中掙扎,那能學禪?即如出家人,倘終日為名為利、為食為住奔波,其所修禪,又如何可得其中三昧?誠欺人也。

●出家人以「法」度人,而在家人以「心」布施,供養佛、法、僧,恭敬佛、法、僧。

●佛法不是問出來的,經書只是路徑,完全要靠自己苦修去「悟」出來,沒有說我要做什麼。

●世間「事」可以用學的,但是「佛」卻不是可以裝腔作勢「學」出來的,所以經典的實義,也不是以我們凡夫的知見去研究就可了解。就像你所想像測度的「經」理,只是個人的見解,縱使遍覽一切經典,亦如「鏡花水月」,畢竟都不是自己所證悟的。所以看經書不可執著文字相,在經文字句裡徘徊思義,反而「著」在那裡,無法跳出去。

    《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一切經典都是佛陀指引我們「了生死」的路,研究經典的目的,是要我們依教奉行,老實修行,親自去體悟。這條「了生死」的路,必須要自己苦心修持地走過去,並以「深信諸佛皆充滿」的信願,兼仗佛力加被,才能到達彼岸,開顯我們自性的無相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