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

修行(一)

 

         

            修行(一)

 

          看老和尚平平常常的,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每次拜見他時,他總是盤著雙腿靜坐著,你不問他,他也不開口。有時就是問了,他也只是很簡單地、若無其事地,而且很親切地跟你說說笑笑,說過了,你走了,他又恢復原來的姿勢,安然寂坐。

 

 

●我們從無始以來所造的業,就像山那麼高,如今來修行,就是要消這些業。若不好好修,反而更造新業,這座業障山就越堆越高,會使我們永遠無法跳出生死圈。

●修苦行就是在洗頭腦、換種子─洗掉貪、瞋、癡的凡夫種子,換上慈悲喜捨的佛菩薩種子。

●苦行不是簡單的!修苦行是修心,一切都不計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別心,就是修苦行。

●修行談何容易?要想當一個修行人,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的貪、瞋、癡、慢、疑未斷,現在只是藉著領執事,來磨鍊我們的心志,等斷了貪、瞋、癡,才能算入道。

●修道是要去除貪、瞋、癡,使身口意清淨。
●不去除貪、瞋、癡的人,無法開智慧。 
●如果貪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也是不能開智慧。

●帶來的業,善少惡多,所以才要修苦行,以期消業障。

●唯有去掉壞念頭,正念才能現前,才能斷煩惱。

●苦行是修道的助緣,所以歷代祖師、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等,無不以苦行為行願。今天我們來修行,就應該學菩薩的願力,依菩薩苦行的願心去修。

●虛雲老和尚朝山時,赤足、一只椅、揹包袱,度飢過日,朝到哪裡算哪裡,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心無罣礙,所以龍天護法都在護持。我們就是沒有願力,如果有的話,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到。

●「野鶴無糧天地寬」,牠隨處而飛,飛到哪裡就停到哪裡,是最「自在」的一種鳥。修行就是要像這樣,隨處而安,動靜無罣礙;心能寂靜,如如不動,才是真「定」。

●修行要有境界來才有得修,要能自己去參悟,去斷除煩惱,才能開智慧。譬如有人刺激我們時,心中自然平靜,不起煩惱,這就是修行。

●修行要「做人不做的」,才能消業增福,所以要發心,要勇猛精進,不要和人計較「這不是我的事,我不願意做」,和世俗人一樣斤斤計較。修行不是「算行」, 不是用算的、計較的,算算人家做多少,我做多少,這樣不是修行的意思,不能修福慧。

●修行是要找回我們本來的面目,也就是父母未生我們以前的「那個」。這你們還不能瞭解,因為智慧還沒有開,就像月亮被烏雲遮住了,本來的光明就顯不出來。

●修行不爭「對不對」,即使自己對,人家偏說你不對,你也要接受。凡事能承認自己不對,就不會起煩惱,否則心不安,煩惱立刻跟著來。

●修苦行是要訓練自己能捨身。要體會出這個身是假的,一定會壞,再怎麼照顧也照顧不好,所以不要過於執著這個身體。再說「捨身」,捨身是什麼?就是要粗衣淡飯,生活簡單,不追求吃好穿好。修行要先從這些衣食住的放下、淡泊修起。

●修行的路程要愈苦,才會開智慧。不是希望人家對我好,否則和世俗沒兩樣。

●修行要學吃虧,凡事忍讓不計較,才會有進步。

●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一個越有修行的人,越會發覺自己的缺失而覺得慚愧懺悔。

●修行要修到「動靜無罣礙」;什麼叫做「動靜無罣礙」?就是在動境中心不動,不被「動」轉;而靜時也沒有「靜」的念頭,不執著「靜」相。

●「念佛掃塵埃,蓮花朵朵開」,就是說修行人要有正念,隨時以念佛轉我們的心,把惡念都轉為正念。

●凡事要隨緣,任何事都不能擾亂我們修道人的心。所有衣食住行、是非榮辱,皆要放下;如此外緣清淨,心中智慧自然開朗。平常心就是道!每天保持不起煩惱,也不起歡喜心,對人不好也不壞,隨緣和人結善緣,但不要變成攀緣。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有壞念頭要馬上提醒自己。

●修行要自己親身修,修到有體悟了,悟到娑婆世界的苦、輪迴的苦時,智慧就會開顯,悟到一條,就是一個靈靈覺覺的智慧光明。

●修行修到有智慧時,頭腦自然很清晰靈敏,無論碰到什麼事,都能做得圓滿無礙,所以要度化眾生,必須自己先自度,才不會誤導眾生,同時別人也會歡喜接受。

●修行要有恆常心,非一蹴即成,若沒有下點工夫,以念佛來除妄念,要想開悟證果是沒那麼容易的!要從日常生活當中去行持,信、願、行,一句佛號執持下去,自然會明心見性。

●修行人不管到哪裡都要保持平常心,都能無罣無礙,清淨自在,修行就是要修這一點「自在」。

●修行要靠自己去行,才會有真實的領悟,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自己去行,才會有真工夫。

●好的學起來,壞的擱一邊,自己心裡明白就好,藉境修忍辱。

因為修行不論是與非,有理與無理,是要看你碰到境時有沒有煩惱。

 

●若你已將地掃乾淨,師長卻說你沒掃乾淨,這時你若辯解,就是在論是非、爭對錯,還沒有脫俗。如果你能接受說:「好!我再把它掃乾淨!」這就是修行。

●依「忍辱」來修行才是根本,依此去做,到哪裡都能感化人,因為修忍辱能生德行,能度瞋恚,故人見生歡喜,自然能攝化眾生。

●要修忍辱!「忍」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如果不能忍,則徒具出家人的外表,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我見」不除,無法修忍辱。

●修行是向內修學,不是向外追求,要內心裡自然法喜,而不是外面環境好才生歡喜。所以要觀照自己的心,不要讓這個「心猿意馬」去攀緣外面的環境;要修到「我沒有怎麼樣」,才是老實修行。

●修行要修到慈悲相,眼神讓人看起來很和藹慈悲,這樣才能引導眾生來信佛、學佛修行。

●如果有一個人修成就了,那麼其他人也會得到福蔭,而且人人都會起勇猛心向他學習。所以既然每個人都想修行,有緣聚在一起共修,就應該彼此互相提攜勉勵;否則是非、嫉妒、愚癡心起,不但會擾亂眾人的「道心」,自己也不能安定修行。

●「修行要修智慧,但也要修福;常存慈悲心,盡量方便幫助別人的困難,布施接濟,與人廣結善緣,福、慧雙修。

●修行要福、慧雙修,修到老時,福、慧具足,一切自然成就。

●要憐憫一切眾生,要想到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來修行、來種善根的,所以要發慈悲心、行菩薩行,願:「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信徒拿東西到寺裡布施供養,是為了求福,不管拿的東西是好是壞,即使只是摘一根草來,我們也要以歡喜心來接受。最重要的是不能對東西起分別,因為一分別,就會對好東西起貪念,對壞東西嫌棄起煩惱,甚至造口業而障道修行;應該隨緣處理這些東西,運用智慧把不好的東西做適當調理或處置,如此則福、慧雙修。

●要做一位菩薩,不可以存著「自己好就好,別人不管他」的心理。凡事以利益別人為前提,自己吃虧沒關係,如果事事只想利益自己,無明煩惱就會一大堆。

●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一切菩提道果都是從慈悲中生出來的。

●以後師父不在,不必擔心修行沒有人指導,只要照著師父的話—念佛修苦行,道心堅固,不執著六塵好壞,一切隨緣。能這樣做,就如同師父在時一樣。

●聽師父開示,覺得很好,但這個「好」是師父的境界,至於我們自己的道行,還是需要依照師父的開示,自己去體會、去實修、去實證。

●聽開示不在於聽得多不多,而是在於聽得進或聽不進。即使聽進去了,也還要會隨境應用,才能實際得到法益。

●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鍊我們的身心,破除無明煩惱,洗滌俗染習氣,鍛鍊各種能耐,並不是做了一點勞力事就叫做苦行。出家不要怕吃苦,不要怕逆境!只有在苦中才能歷練我們、開發我們的智慧。

●「無苦不成道」—修苦行要有真切願力,而有願必能行,自然對一切粗賤的工作,不會去分別計較,都會很盡心的去做,甚至不感覺苦,而這一切也都是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我們的業障。所以修行不要怕苦,有苦才有行好修,無苦就沒道行可言。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及一切貪、瞋、癡的苦毒逼惱。一般人每天就是被這些無明煩惱業轉來轉去,痛苦不已,如果沒有以佛法來對治,從修行上下工夫,是無法得到解脫的。

●我們人道是四生中最靈的,若不懂佛法因果,為了一己的貪欲,想吃肉就任意宰殺,這樣會造下很嚴重的惡業。你看當我們在殺那些動物時,牠們也知道死苦,哀哀而鳴,而這哀鳴就是怨恨,殺了牠,我們就與牠結下了冤業,將來冤冤相報、生生相殺,永脫不出生死輪迴。所以學佛的人要戒殺、長養慈悲心,就是這個道理。

●人身難得!我們得到了這個人身,是要用來修行的,要藉這個人身來了生死、成佛做祖;不要再依這人身又造貪、瞋癡的惡業,貪好吃、貪美服、貪享受、貪子女兒孫,在六根塵中做夢,不知回頭修行,等到失去這個人身的機會時,輪迴就有我們的份了。要知道,畜生道中,牛、馬、豬、狗等都是我們人去做的,地獄、惡鬼道也是我們人去投的,一切都是我們這個心所造成的,所以說,由這個人身可修行成佛做祖,亦可造業墮六道輪迴。既已出家,就該依著佛法,找到一條修行的途徑,看能不能由此超出生死輪迴,脫離娑婆之苦。

●我們出家,是要身心都出家,真正發出離心,不要與世俗過份攀緣。譬如俗家父母親人來探望,我們應與之談論佛法,以佛法接引、度化他們,不可流於俗情,否則愛別離苦的情執不斷,俗心便不能除,以致僧不僧、俗不俗,成為障道因緣。

 

 ●這世間,什麼都要看破,不但財不能貪,名也不能貪,娑婆世界沒有一樣事物是可留戀的。我們出家人更要捨下世俗的一切,粗衣淡飯修苦行,身做常住的事,利益大眾,心要寄託在道業上,才能妄念不起,業障自消,心無罣礙,能夠這樣安份地一天過一天,就是老實修行。

●修行要修心,心要怎麼修?就是不去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煩惱。一般人不曉得這道理,凡事論好論壞、分是非、別愛憎;而我們修行人,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不管是耳朵聽到的,還是眼睛看到的,心都不可以起分別、執著,也不可以起煩惱,這才是修行修心。出家人如果還一天到晚說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論是論非的,則徒具修行的外表而已,像這樣是身出家,心未出家,與道不相應。

●其實不管對不對、好不好,只要我們會感覺到別人不好、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就是我們的眼根不清淨、耳根不清淨,在分別好壞,而這種「分別好壞」會直接入心,會使我們起煩惱,不能了生死。

●菩薩的度化眾生是沒有色相的,都是在默默之中,自自然然的感化,至於眾生是否能受到菩薩的度化,就端看眾生能否真實信願皈依,因為菩薩有慈悲度眾生的「因」,而眾生要有受度化的「緣」,「因緣和合」,這就是所謂的「感應道交」。就像觀世音菩薩,每日端坐佛殿,似無所為,卻以大慈大悲,攝受了無數信心祈求的眾生,由信而入佛法大海。

●修道人不談佛法,而談俗事,這非出家人的本分。把在家的俗事—分別、計較、競爭拿來出家用,拿到佛門來論是論非,俗氣未斷,怎談得上修行?

●一般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子女長大成人後有一番做為─讀大學、攻博士、賺大錢,吃好、穿好、住好,對兒女企望得很深切。可是等到做兒女的真有所成時,卻常見他們拋棄父母不顧,這時做父母的希望就落空了。但很多人仍然不能就此覺悟,甚至到最後一口氣快斷時,還想著:「我的兒子,我的孫子!」哀哀怨怨地罣礙著兒孫,由於這種親情愛情沒有放下,六道輪迴之苦也就逃不了了。所以說做父母的人,對兒女的這種期待、執著、罣礙,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源。

●貪愛世間一枝草,就要再來輪迴—一枝草代表娑婆世界的一個事物,貪著娑婆世界的事物,就要再來娑婆輪迴;一枝草也表示一個念頭,只要有念頭,就不能超出三界。所以即使所貪著的事物、所動的念頭,只是一枝草那麼輕賤、微不足道,都會使我們再來輪迴。

●做人要惜福,不可蹧棄任何可吃可用的東西,要以智慧、耐心將壞損的東西做適當的處理,這樣來用心培福修功德,才是修福、慧。

●「未成佛要先結人緣」—我們修行人要「廣結善緣」,方便幫助別人,凡事忍讓不計較;再壞的人,甚至一隻小動物,也要以歡喜心與牠結緣。沒有人緣,或是相見人不歡喜,皆是前世沒有和人結善緣所致。所以廣結善緣,將來才會有福報,才能人見人歡喜,也才有度化眾生的善因緣。

●你看彌勒佛、布袋和尚,他的度量有多大、多慈悲!如果一個人沒有度量,吃不了一點虧,受不住別人的一兩句話,就是沒有修行!

●一個修行人,如果不精進修持,不為常住、眾人效力,不修福德,不修戒、定、慧,則龍天護法必定遠去,自然業障現前,使身心不能安定自在,致滋生種種事端。相反的,如果守本份、精進用功,則善神戒神、天龍八部來相護持,自然心得清淨、安祥自在,才能真正安心辦道。

●什麼叫做莊嚴?不起無明,身心清淨,是名莊嚴。慈 悲、喜、捨,行止如儀,是名莊嚴。

●修行人要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但在行願當中必須要先求自度,才有力量廣度眾生,所以對衣、食、住、名利、世間情愛、執著等等,都要看破、放下。身心清淨、無所罣礙了,才談得上弘法利生;否則自身未了,尚受世間名聞利養種種束縛,焉能教化別人,普利群生?

●做為一個修行人,對於日常生活的食、衣、住、名利等,各方面都要看破、放下,也就是要斷色、聲、香、味、觸、法,從這五蘊裡面來修,這樣才不會受慾望需要的束縛羈絆,而我們的「道行」就是從這裡增長出來的。所以出了家要安於清苦、淡泊,才好修行,也才能讓眾生自然的生信心、恭敬心,才堪做一位真正的人天師範,度化眾生、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