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

做事

                 
             做事


 

       晚間,老和尚講述一段修行經過:「某次上山修行,進入虎洞而不知。到了晚間,虎回洞穴,先以虎尾試探,知有人在洞裡,乃在外面吼叫。

        於是我對老虎說:『我是修行人,不容易找到地方修行;你是畜生,找個地方住容易,這個地方就讓給了我吧!』虎似解人意地搖搖尾巴而去,以後就不再來了。」

 

 

 ●做事要心甘情願,發歡喜心去做,才會增長智慧。

●做事不要計較,看到沒做好的地方就自己來做,只要你發心去做就有功德,千萬不要去批評別人,講別人是非,反而造口業。要記得做事情不是為誰在做,是在為消自己的業障而做。

●做事情要用頭腦去思考,心要有主,不可「人云亦云」,不知變通,自己要有善巧判斷的能力。修行就是要從做事情的磨鍊當中,修出我們的智慧來。

●出家人要盡守自己的執事,若好吃懶做、不盡職,等福報用完,業障一到,自然就待不住了。

●用心地把你該做的事做好,不要每件事都攬來做,結果每件事都沒做好。

●做事情是在磨鍊我們的心,訓練我們頭腦靈活,一個人是否專心、用心,看他做事情就知道。做事「一心」的人,學佛念佛也會專心用心,而我們就是要從做事情當中去體會修行的意思。在工作中如果能用心至極,自然心地清朗、皎潔如月、智慧開顯,到了那個時候,事情哪裡沒做好、地上哪裡不乾淨,都很明瞭,甚至地上一粒沙也知道,什麼事都是清清楚楚,只要別人交待一件事情,就知道該怎麼去做,不會不知所措,這就是「智慧」。

●要歡喜接受別人的指導、勸告。例如在擦椅子時,師父說再擦乾淨點,我們如果想:「已經擦得很乾淨了,怎麼還這麼說?」這種想法就是社會人的見識,還沒有脫俗,會起煩惱。修行要直心,應該說:「好!好!我再擦乾淨。」這也是在考驗我們的心,讓我們藉境修心。

●辦事情除了要有「定力」外,還要「不執著」,才能把事情辦好。辦事情「不執著」,並不是說隨隨便便做就可以,也是要盡心盡力做好它,但做過了,就沒事了。如果心一直罣礙、放不下,就是執著,一「執著」就沒有智慧,容易起煩惱,反而成不了事。

●做事要有耐心,譬如掃地時,不但要把環境灑掃乾淨,也同樣要把自己的心洗滌清淨,邊做事、邊念佛,不放逸、不散漫,這樣藉事修心,才能達到身、口、意清淨。

●做事要有耐心,邊做邊念佛,這樣慢慢修,心不要有煩惱,道業自然會成就。

●「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目。」做事要有計劃,不能隨隨便便地說做就做,草率了事。要把常住的事、物,做最適當、圓滿地處理。

●每天做事,能把事情做得圓滿,一心都用在佛道上精進,能這樣,即使只是掃地,也會開悟。

●做事情可以訓練我們攝心專注,頭腦靈活,所以有事情做才不會打妄想,空過光陰。

●「少用頭腦」不是說不用頭腦做事,而是說遇到事情時,做過了就好,不要再去分別、罣礙,免得徒增煩惱。

●不要執著,一切隨緣;比如人家幫你做事,你覺得承擔不起,會損福報而感到不自在,這就是「執著」。其實若要讓人得福,自己本身也要福、慧具足,修行功德圓滿,才可以感召眾人來種植福田,增長善根,而這也是菩薩「自利利他」的行願。

●執事人關心我們,才會罵我們,糾正我們的過失,這是我們的善知識、指導者,不要人家一罵,煩惱就來了。

 

 

 

●照師父的話去修行,邊做事、邊念佛,去「我執」和「法執」,智慧才會開。智慧是無色相的,既抓不到也看不到,甚至智慧開時,自己也不知道,但碰到事情,當下卻知道如何去善巧圓滿處理。

●念佛要能在動中用功,與自己的工作配合,邊做事、邊念佛,念到整個心能靜下來,一句句佛號聽得清清楚楚、清淨無雜染,「自性念來自性聽」,念到「一心不亂」。

●念佛要一心,但是專心工作、別無妄想時,這也是「一心」。因為此時只有利益他人的正念,所做的、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慈悲;所見解的,自然也是正知正見,所以也是佛心。

●我們要藉做事情來調心,心有寄託才不會散亂,所以出家人做事和在家人不同,因為所用的心不同、目標不同。在家人做事是為了賺錢,出家人做事是為了修行。所以外表上看起來雖然和在家人一樣,都是吃三餐,需要衣、食、住,但實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如何才能把事情辦好?就是大家要一心共事,互相溝通。如果光說不做,只會指使別人,這種態度就要避免。以花園種花為例,有人不會種的,就誠懇耐心地做一次給他看,否則不但事情做不好,彼此還會起煩惱。

●出家人是講慈悲的,不是用世俗法來管人,而是親自去行證,以自己的德行,自然地來感化眾生。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修行人都要無條件地去做,以歡喜心、清淨心去納受一切,不要哀哀怨怨的;要慈、悲、喜、捨,每天依菩提心來做事,自能體會其中的妙用,增長智慧。

●別人沒有做的,做不到的,我們反而要盡心盡力去做,而不是去批評別人,否則自己豈不也與他人一般見識?

●「十方來、十方去」—十方施主來布施三寶,求種福田,所以更應努力修行,才不會空納信施。然後再以我們修行的功德,回施十方,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普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於社會做事須守信,不可貪,要盡心盡力;為人做事能盡忠,則上司會器重你。學佛也是如此,對佛有虔誠信仰,則佛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