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水陸大義綸貫

觀世音菩薩知道阿難將墮入餓鬼道中,為救阿難,觀世音菩薩化身為餓鬼道名為面然的鬼王,在阿難靜坐時,告訴阿難『三天之後,你一定會墮入餓鬼道』,阿難急忙去找佛陀,請求佛陀解救。佛陀為救阿難,立即慈悲演說微妙的施食法門,這個微妙的施食法門,可以慈悲救濟一切餓鬼、婆羅門仙、異類鬼神,得到飲食飽滿,解脫苦趣,超生天界,或得聖果,這是最初施食的由來!
中國梁朝武帝夢見一位奇異的僧人告訴梁武帝,能救拔群靈超脫苦趣的,莫過於水陸法會。梁武帝於是詔令誌公和尚等創建水陸法會儀軌,這是水陸法會開始在東方興起的由來!
水陸法會憑藉的是佛的威德佛力,所以法會一開始外壇先誦經,聚集誦經的功德法力。
水陸佛事開啟,迎請諸佛菩薩雲臨、六道眾生奔赴會場之前,要先劃定佛事會場範圍,讓施行法會會場的地下、地面及空中,全部變成一個立體的壇城,像琉璃一樣清淨無染,又像金剛塔城一樣,邪魔不能侵犯,稱為「結界」,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才能進入。結界後的佛事會場,稱為「內壇」。

結界

內壇
結界後,接著發邀請函,上達天庭、下達地府,昭告人天,稟報在何時何地將舉行水陸大法會,希望藉由收到「邀請函」,使諸佛菩薩及六道眾生都能來參加法會,稱為「發符」。

邀請函發出(發符)的同時,在法會現場高高立起旗幡,上面寫著:「啟建十方法界四聖六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之幡」,另外一旁懸掛九蓮燈,供晚間照明用,並做為地標的指引,好讓受邀者能順利來臨,稱為「懸幡」。
一般而言,幡懸得愈高,表示法會做得愈大。
「結界」、「發符」、「懸幡」,是水陸法會「內壇」第一天的佛事。


「內壇」第二天:「請上堂」、「供上堂」
結界後,先恭請內壇十席的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歷代祖師、明王、八部、婆羅門仙、梵王帝釋天王等,光臨壇場,齋主拈香、散花、禮拜供養,稱為「請上堂」。


接著以齋筵、香花、燈、食衣、珍寶、法(誦經)等六塵妙供(世間認為最珍貴的六種寶物),供養諸佛、菩薩、賢聖,敬獻六塵妙供,以表虔敬之意,供養三寶聖賢,使眾生獲得法益。稱為「供上堂」。


「內壇」第三天: 「告赦」、「請下堂」、「幽冥戒」
供上堂之後,接下來就是請六道群靈來赴會場。水陸法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超度一切孤魂餓鬼,但六道眾生造業多、罪障重,召請時未必能立即前來,因此要先送「赦書」到梵天、帝釋天、地府及城隍等地方境內,請求放行一切受苦眾生,來赴水陸道場,接受齋供聽聞佛法,永脫幽途,轉生淨土,稱為「告赦」。


「告赦」之後,就可以召請六道眾生前來參加法會,稱為「請下堂」。


請下堂召請六道眾生來到會場,幽冥界眾生因為生前造惡業墮入惡道,藉此水陸法會殊勝因緣,帶領被召釋出來的冥界眾生皈依三寶、求懺悔、發菩提心、受大乘戒。授予亡靈菩薩戒,令眾生守戒,遠離一切身、口、意惡業,獲得清淨,增長善心與善法,遠離煩惱、痛苦,超脫輪迴,稱為「幽冥戒」。

「內壇」第四天:「供下堂」
幽冥戒,六道眾生發菩提心、受大乘戒,充滿禪悅法喜,獻上六塵妙供:香、花、燈、食、寶、法,令人道頓悟真歸、修羅道調伏瞋心、餓鬼道成獲飽滿、畜生道自得智慧、地獄道永脫拘囚,此為「供下堂」。

「內壇」第五天: 「圓滿供」、「圓滿香」、「送判宣疏」、「送聖」
法會到此,上至諸佛菩薩,下至六道眾生,都法喜充滿,內壇廿四席一起上供,上供諸佛、下施眾生。稱為「圓滿供」,水陸法會最感人的精神:全都邀請、全都供養、全都平等。


「圓滿香」的意義是普皆迴向、發願水陸法會一切功德,願眾生皆得以往生極樂世界。
水陸法會即將圓滿,每一場佛事的無量功德,在這時候做最後圓滿香迴向。
齋主代表法界眾生懺悔過去的一切業因、進求解脫,然後發四十八大願,參加水陸法會的所有功德主,將無量功德迴施法界一切群靈,群靈得到超度,往生西方淨土。

「送判宣疏」,圓滿香佛事進行中,五位判官騎駿馬,攜帶五張判官疏、判牒,直躍飛奔水陸空各界,宣告水陸法會功德圓滿。


「送聖」,就是「奉送聖駕雲程,一心念佛引導」,祈請聖眾返回清淨法界,並將所有牌位都收放到西方船上,焚化西方船,亡靈都乘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歷代祖先眷屬,六道群靈,皆能隨念佛聲順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聖眾請歸雲路,六道眾生往生淨土」。



本寺訂於114年國曆4/8〜4/14,農曆3/11〜3/17啟建功德最殊勝的「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皈依信眾各界大德,參加水陸法會時若能真心發露懺悔,淨身口意三業的同時更要「念地獄苦發菩提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釋道咸Line 行動條碼
Line ID 0952388556

釋道慇Line 行動條碼
Line ID 0988220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