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9/16(農曆8/2)
妙通寺水陸法會第一天
—大壇禮拜《梁皇寶懺》
第一支香08:00


《梁皇寶懺》原名《慈悲道場懺法》,是南朝梁武帝(蕭衍464〜549)為超度往生後墮為蟒蛇的皇后郗氏,延請高僧遍覽經典所集的懺法。

恭聞。
梁皇啟建。彌勒題名。志公集華藏之玄文。群經錄諸佛之聖號。大集沙門。宏宣懺法。懺文感夢於梁朝。瑞氣騰輝於武帝。由是耿耿金光不昧。皎皎寶焰芬芳。鬱鬱香煙熏內闕。重重花蕊耀王宮。青霄雲裏。天人現報體之端嚴。白玉階前。郗氏脫蟒身之苦難。以此消災。災消吉至。因茲滅罪。罪滅福生。真救病之妙藥。乃破暗之明燈。恩九有。德被四生。懺之功德。贊莫能窮。茲者。懺文肇啟。仰叩普賢行王。運想香花。供養十方調禦。欲嚴清淨之懺壇。先誦秘密之章句。要祈善果以周隆。必使罪花而凋謝。仰叩洪慈。大彰靈應。


五小壇誦經

法華壇

華嚴壇

楞嚴壇

諸經壇

淨土壇
大壇午供
時間10:40
佛教的三餐具有修行和救度眾生的意義,並不是單純的進食維持色身。
佛寺的早齋和午齋都要進行供佛與出食儀式。
午供時,先以食物供養佛前,而後在大殿之外的施食台放上七粒米飯,誦變食真言,象徵性地和眾生共享食物。



觀音殿

觀音殿回向

地藏殿

地藏殿回向



回大壇,宣讀:啟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證盟功德文疏
打板後,宣讀當日設齋齋條。
下午
外壇繼續禮懺
五小壇繼續誦經
外壇施放三大士瑜伽焰口乙堂
時間17:30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施食緣起文
切以。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今則羅列華壇。闡揚佛事。香焚寶篆。騰五色之雲霞燭綻金蓮。燦一天之星斗。法樂奏無生之曲。梵音演最上之宗。歸依五眼六通。迎請千賢萬聖。由是覺王住世。以法利生。不有因緣。無由垂範。
是以阿難尊者。林間習定。夜見鬼王口吐火焰。頂髮烟生。身形醜惡。肢節如破車之聲。饑火交然。咽喉似針鋒之細。見斯怪異。問是何名。答曰面然。汝三日之中。當墮我類。
阿難驚怖。歸投大覺慈尊。敘說前因。啟請救苦之法。佛垂方便。利濟洪深。使延年而益筭。誦威德之真詮。令餓鬼以充資。施甘露之法食。加持必專於神呪。嚴衛須假於壇儀。雖然啟請一時。法傳千古。金山修建。不燭自明。摩伽斛食。施周法界。若無靈驗。今古焉傳。有是功勳。方堪演說。梵音演處。上窮有頂之天。唐韻宣時。下極風輪之際。欲明聖理。故白斯文。佛事完成。同歸真際。偈云。
最勝光明自在王 如來宣演妙難量
昔因慶喜生惶怖 焰口雷音報禍殃
稽首殷勤白教主 興慈濟物利生方
如今稽古重拈出 凡聖同遊解脫場

大壇焰口佛事會場

大壇焰口佛事會場

香燈引領齋主到法堂恭請三位主法法師


佛法僧寶 體徧十方
恭敬誠求 必蒙感應

地藏殿

地藏殿召請



南無鐵圍山內面然大士蓮位

觀音大士 悉號圓通
十二大願誓弘深 苦海度迷津
尋聲救苦 無剎不現身
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吉祥會啟 甘露門開
孤魂佛子降臨來
聞法赴香齋
永脫輪迴 幽暗一時開





一聲傳佛號 法界普聞知
四生登九品 六道出三塗
五方五佛大威神 結界降魔徧剎塵
今宵毘盧冠上現 一瞻一禮總歸真

羅列香花建寶壇 重重佛境一毫端
心融妙理虛空小 道契真如法界寬
我今依教建立曼拏囉
量等虛空金剛為寶地
字字密言惟心之所成
須彌日月七寶四天下
衣服傘蓋伎樂幢旛雲
寶座珍羞樓閣并宮殿
池沼園林名花普遍布
奉獻上師三寶護神等
惟願慈悲納受生歡悅
屏除魔礙集福施安寧
今宵施主所求皆如意
盡未來際吉祥無間斷


大施門開,薦拔孤魂輩,祖禰先亡,五姓冤家類,八難三塗,平等俱超濟,仗佛光明,來受甘露味!
我今奉獻甘露食 量等須彌無過上
色香美味遍虛空 上師三寶哀納受
次供顯密護神等 後及法界諸有情
受用飽滿生歡悅 屏除魔礙施安寧

施食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